《从优秀到卓越》基本信息

| 书名 | 从优秀到卓越 |
| 作者 |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 |
| 类别 | 管理学/企业战略/组织发展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简体中文版) |
| 出版时间 | 2003年5月(简体中文版首版) |
| ISBN | 9787800735547 |
| 电子书格式 | PDF|ePub|mobi|azw3|txt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示例格式)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49.80元(以实际版本为准) |
—
《从优秀到卓越》内容介绍
《从优秀到卓越》是管理学经典著作之一,由吉姆·柯林斯领导的研究团队历时五年、对多家公司进行深入分析后撰写。其核心问题在于:为什么有些公司能够从“优秀”转变为“卓越”,并长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而其他看似条件类似的公司却止步于“优秀”?这本书试图找出那些关键的、可复制但不容易被模仿的原因。
书中提出了多个关键概念:如“第一级领导人”(Level 5 Leadership)、“刺猬概念”(Hedgehog Concept)、“文化纪律”、“技术加速器”等。这些概念不是单独存在,而彼此交织,共同构成让公司实现飞跃的系统。作者强调:飞跃并非偶然,而是路径可见、原则可追的过程。
此外,作者将“飞跃”公司的特点置于一个时间维度里考察。他发现,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普遍经历:首先是领导者选择正确方向,然后保持不懈努力,营造文化纪律,最终在技术或机遇成熟时迅速突围。也就是说,“优秀”不是目的,而是起点;“卓越”来自高度聚焦、坚定执行与战略积累。
书中辅以大量案例研究:比如一家平凡企业如何借助简单却深刻的“刺猬概念”成为行业标杆。与此同时,还展示了反面案例——那些在“优秀”停步、不敢作出深刻变革的公司,最终被行业淘汰或边缘化。作者因此强调,“选择退出”同样是飞跃的前提。
最终,吉姆·柯林斯指出,飞跃公司不是靠一次轰轰烈烈的行动,而是靠持续积累、冷静决策与执行克制。对许多管理者而言,这本书不是提供“快速成功公式”,而是提供一种“长期卓越思维”。它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有志让组织或团队从优秀迈向卓越的人员。
—
《从优秀到卓越》目录
- 第一章:见到真相,迈出飞跃
- 第二章:第一级领导人——谦逊而坚毅
- 第三章:先“人”然后“事”——以正确人上车,再选正确方向
- 第四章:刺猬概念——知道自己能出类拔萃的那个圈子
- 第五章:文化纪律——用纪律代替激励
- 第六章:技术加速器——但技术不主导战略
- 第七章:飞跃循环——积累、突破、持续优势
- 第八章:优秀的公司如何变成没落公司
- 结语:保持卓越——永不满足的旅程
—
金句20条
- “从优秀到卓越,不是一次革命,而是一系列小节奏的累积。”
- “真正的领导人既谦逊又坚定。”
- “你先把正确的人放上车,再决定方向之路。”
- “刺猬概念是你能最好、你热爱、以及你经济引擎所在的交叉点。”
- “文化纪律是让卓越成为习惯,而不是激励成为偶然。”
- “技术加速器能放大优势,但不能替代战略。”
- “飞跃公司懂得在关键时刻选择退出,从而集中资源发力。”
- “长期优势来自于耗下去的力量,而不是一时的爆发。”
- “每家公司都有从优秀转变的潜力,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迈出第一步。”
- “衡量优秀不够,你必须衡量卓越。”
- “成功不是迈得更快,而是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 “领导人更重要的是‘去何处’,而非‘做什么’。”
- “资源有限时,集中是优势;而分散往往是失败的前兆。”
- “飞跃是许多个正确选择累积起来的结果。”
- “优秀公司停留时,世界早已变了。”
- “卓越人士做自己厌倦做的事情。”
- “稳定不是恒定,而是在变化中持续适应。”
- “你不能成为卓越,除非愿意放弃‘优秀’所带来的安全感。”
- “回头看很多公司放弃的决策,其实是后来被迫放弃的决策。”
- “最危险的不是变化太快,而是以为一切会照旧。”
—
适合人群
- 企业高管、战略规划负责人以及希望推动组织变革的人士。
- 成长型公司或团队,希望从“还不错”走向“卓越”的创业者或团队负责人。
- 希望理解长期系统发展、组织文化及执行力的管理新手。
- 关注领导力、组织结构、战略执行、团队建设等议题的职场人士。
- 对管理经典理论感兴趣,希望建立系统化思考框架的读者。
—
吉姆·柯林斯介绍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是一位美国著名管理学研究者、演讲者与畅销书作者。他曾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访问研究员,其研究焦点是组织如何实现长期卓越。其代表著作《从优秀到卓越》提出了“飞跃”组织模型,影响至今。([turn0search10])
柯林斯的研究通常以严谨的方法为基础:他带领团队研究数百家公司,筛选出从“优秀”到“卓越”的少数企业,并长时间追踪其表现。他强调不是一夜成功,而是系统演进。通过数据与案例,他把抽象的管理课题转化为可执行模型。
除了研究,他也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演讲者和顾问。他的观点广为C-Suite高层引用,并被许多企业用作战略规划和组织变革的指导。他强调领导人不只是“做事”,而是“选对人、选对方向、坚持正确”。
柯林斯也对时间、耐心与累积效应有深刻理解。他指出:卓越不是轰轰烈烈的转折,而是“积累—突破—坚持”的三段式路径。他本人在多个著作中反复强调持续性、简洁与聚焦的重要性。
尽管他撰写的书多为商业管理类,但其核心思想也适用于非营利组织、公共部门、教育机构等。他相信,“从优秀到卓越”的原则不仅在企业,也存在于任何希望实现重大提升的组织中。
作者其他作品
- 《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 — 吉姆·柯林斯 & 杰瑞·波拉斯
- 《伟大公司的再思考》(Great by Choice) — 吉姆·柯林斯 & 莉斯·霍勒斯坦
- 《从优秀到卓越2.0》(Good to Great and the Social Sectors) — 吉姆·柯林斯
—
读书笔记
作为一个管理新手,我第一次读《从优秀到卓越》时,被“为什么优秀还不够”这一观点深深吸引。之前我以为“优秀的公司”意味着做好就好,但书中告诉我:优秀只是起跑线,卓越才是真正飞跃的方向。
在“第一级领导人”那一章,我理解到领导者不仅要有才能,更要具备谦逊与坚毅的结合。作为新手,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具备这种“谦而刚”的特质:在团队中不抢功、但关键时刻能承担责任。
读“刺猬概念”部分时,我尝试把它应用到我的公司/团队中:我们到底能成为“最好”的是什么?我们热爱什么?我们能为此持续付出什么?这个交叉问题让我重新审视团队的定位,而不是盲目扩张。
“文化纪律”让我意识到,很多组织失败不是因为战略错,而是缺乏执行纪律。作为职场新人,我常看到“策略很多,执行少”这种现象。这章提醒我:执行需要纪律,团队需要养成做事到底的习惯。
最后,我觉得最有用的是“选择退出”的思维。优秀公司之所以许多停滞,是因为不愿放弃旧业务、不愿肃清无效资源。作为新手,这教会我一个道理:聚焦比扩散更重要,明智地说“不是”才能腾出力量说“是”。
—
相关电子书推荐
- 《从优秀到卓越2.0》 — 吉姆·柯林斯延续原作思路,关注社会组织与公共部门的“卓越”路径。
- 《基业长青》 — 吉姆·柯林斯 & 杰瑞·波拉斯研究持续成功的公司基因,与卓越提升路径形成互补。
- 《伟大公司的再思考》 — 吉姆·柯林斯 & 莉斯·霍勒斯坦探讨在不确定时代,公司如何保持优势并引领变革。
- 《执行》 — 拉里·博西迪 & 拉姆·查兰战略好不好,执行来定。与《从优秀到卓越》在执行维度呼应。
- 《走出困境》 — 克里斯·蔡林斯基组织从低绩效走向高绩效,适合团队运营与变革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