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头》基本信息
| 书名 | 大空头(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Doomsday Machine) |
| 作者 | 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 |
| 类别 | 财经/金融危机/投资故事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1年1月(中文版) |
| ISBN | 9787508625812 |
| 电子书格式 | PDF|ePub|mobi|azw3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68.00 |
《大空头》内容介绍

《大空头》是一部讲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幕后真相的财经纪实作品。作者迈克尔·刘易斯通过生动的叙述,将几个华尔街“异类”投资者的故事串联起来,揭示了金融系统里那些看似复杂却又荒诞的机制。
书中描述了在房贷证券化、CDO(抵押债务义务)、信用违约掉期(CDS)等金融衍生品疯狂运作的背后,许多人早已预见危机,却因为制度、利益和惯性被忽视。作者把这些故事写成金融电影般的节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风暴中心。
迈克尔·刘易斯不只是讲述危机本身,更探讨了为什么如此多的人明知泡沫存在却未能阻止;为什么金融机构、评级机构与监管部门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书中揭示了金融世界的“赌局”性质:表面看似稳妥,实则危机悄然累积。
这本书的魅力还在于它将复杂的金融产品和运作机制拆解得让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作者以幽默、讽刺的笔触描绘金融世界中的荒诞,让枯燥的数字背后浮现鲜活的人物与命运。
《大空头》不仅是一部金融危机史,也是一堂关于人性、制度与未来风险的公开课。它让我们看到:金融体系不仅关乎财富增减,更关乎信任、权力与社会结构的脆弱性。
金句20条
- 在金融世界,最大的风险不是失败,而是被告知“这一切很安全”。
- 泡沫的前奏常常是“人人都在赚钱”的笑声。
- 评级机构不是守门人,更像收费的剧场售票员。
- 制度的漏洞,经常是利益集团设计的一部分。
- 当赌局的桌面越来越大,玩家却越来越少。
- 看似随机的崩溃,其实是长期累积后的必然。
- 信息不对称不是误差,而是金融的常态。
- 在金融市场,做空可能比做多更揭示真相。
- 当所有人都认定未来会持续,你就应该怀疑未来。
- 金融衍生品是一场把风险转嫁给他人的工程。
- 监管不是防火墙,而是防火器的配置。
- 当失败被社会吸收,你就看不见它;而真正的问题在于,被吸收的代价。
- 财富本身不是罪,但不受制衡的财富会成为灾难。
- 危机爆发时,输的不只是金钱,还有信任与秩序。
- 每一次爆炸性的收益背后,都藏着被忽视的亏损。
- 市场不是镜子,而是放大器。
- 金融不是科学实验,而是人性的缩影。
- 在风险与回报之间,需要的是真实的理解,而非幻觉的信心。
- 交易员赌的是未来,社会赌的是存续。
- 故事胜过图表,因为人更容易理解人的错误。
适合人群
- 对金融市场、投资机制、经济危机有兴趣的读者。
- 学习财经、金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 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基金从业者及风险分析师。
- 对华尔街内幕、制度设计与社会影响力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希望通过真实案例理解复杂系统运作方式的人。
迈克尔·刘易斯介绍
迈克尔·门罗·刘易斯(Michael Monroe Lewis,1960—),美国著名财经记者与作家,他的作品以对金融、投资、科技与人性的深刻观察著称。
曾任职投资银行、采访华尔街,他将亲历与采访所得融入作品,使得枯燥的金融世界变得富有故事性与批判性。他的文字让人既能懂金融,也能看人性。
刘易斯擅长揭示“游戏规则背后的规则”,他在《大空头》中书写的2008年金融危机故事,既是财经纪实,也像商业小说。其犀利的叙述风格与深入浅出的逻辑,使其作品在全球广为流传。
他善于选择“小人物、大背景”的视角,让我们从一个交易员、一个基金经理,看到系统性的结构问题。他的作品反映的不只是数字,更是社会与人性的裂缝。
刘易斯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被多部改编为电影或纪录片。他的影响力超越财经圈,成为大众经济认知的重要来源。
在当代财经写作中,迈克尔·刘易斯既是叙述者,也是批判者,他让“金融”不再是神秘的黑匣,而是我们可以触摸、质疑、理解的世界。
作者其他作品
- 《老千骗局》(Liar’s Poker)
- 《魔球:不公平游戏的艺术》(Moneyball: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
- 《弱点:他的故事与我们的未来》(The Blind Side)
- 《快闪大对决:一场华尔街起义》(Flash Boys: A Wall Street Revolt)
- 《自食恶果:欧洲即将沦为第三世界?》(Boomerang: Travels in the New Third World)
《大空头》目录
- 第一章 泡沫的悄然构建
- 第二章 信用违约掉期:赌谁会崩盘
- 第三章 少数人的觉醒
- 第四章 评级机构与金融迷雾
- 第五章 崩盘之前的游戏
- 第六章 地下世界与华尔街的赌局
- 第七章 爆发:2008年金融危机
- 第八章 后记:制度、人性与未来
读书笔记
作为一个对金融市场并不太熟悉的新手,我首次读《大空头》便被作者的叙事风格深深吸引。书里不是枯燥的学术分析,而是一个个真实、有血有肉的人物——他们预见危机,赌上信誉,与金融系统对抗。
最让我震撼的是次贷危机不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多年累积的“隐形炸弹”。当我看到评级机构、银行、监管方彼此错位时,我意识到所谓“金融黑箱”里的混乱远比想象复杂。
这本书帮助我理解了一些关键概念:CDO、CDS、做空。以前这些只是金融术语,而书中将它们带回现实:这些工具如何被设计、如何被滥用、如何把社会推向边缘。
读完书后,我对“风险”这个词有了更真实的感受。不是只是市场上涨或下跌,而是制度、惯性、盲区共同构建的危机环境。这个视角对我而言,胜过任何教科书上的图表。
我也学到,理解金融不仅是赚钱的方法,更是保护自己的能力。书中的主角们不是因为好运,而是因为洞察、怀疑、反省。他们提醒我:在看似正常的系统中,也可能潜伏系统性的失败。
《大空头》是一堂惊醒课:金融不只是资本的游戏,也关乎规则与人性。作为新手,我深感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金融世界的窗,让我既看到机会,也看见风险。
相关电子书推荐
- 《魔球:不公平游戏的艺术》——迈克尔·刘易斯
- 《快闪大对决:一场华尔街起义》——迈克尔·刘易斯
- 《自食恶果:欧洲即将沦为第三世界?》——迈克尔·刘易斯
-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 Taleb)
- 《金融怪杰:华尔街操盘手录》——杰克·D. 施瓦格(Jack D. Schwag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