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社会》基本信息
| 书名 | 低欲望社会 |
| 作者 | 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 |
| 类别 | 社会学 / 经济学 / 心理学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6年9月 |
| ISBN | 9787508664094 |
| 电子书格式 | PDF | ePub | mobi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约¥68元(参考) |
《低欲望社会》内容介绍

《低欲望社会》是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对日本社会结构性转变的深刻剖析之作。书中指出,日本正进入一个“低欲望时代”:年轻人不追求财富、不追求升迁、不追求婚姻与家庭,整个社会的消费欲望与进取精神正在迅速减退。这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场心理与文化的危机。
大前研一认为,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后陷入长期停滞,其根源并非经济政策失误,而是国民心态的变化。人们对未来不再抱有热情,对风险失去兴趣,对挑战感到疲倦。消费降级、创新不足、社会老龄化、青年“佛系化”等现象,都源自这种集体性的“低欲望心理”。
书中通过大量数据、社会案例与跨国比较,揭示了“低欲望社会”的系统性逻辑:在一个稳定、安全、福利完善的社会中,个人反而失去了动力与激情。当一切需求都能被满足,人便不再渴望。这是一种看似幸福,却暗藏危机的社会状态。
然而,大前研一并未停留在批判层面。他提出,日本乃至全球都必须重建“意义驱动型社会”,通过教育改革、城市创新与个人自由化来唤醒个体的创造力。他强调,真正的繁荣不在于消费增长,而在于人们重新找到“想做的事”的热情。
本书既是对日本社会的诊断,也是一面照向全世界的镜子。中国、韩国乃至欧美发达国家,都正在步入类似的“欲望下滑时代”。当经济增长放缓、物质饱和、年轻人普遍焦虑时,如何在无欲望的时代重建意义,成为每个社会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低欲望社会》提醒我们:当一个社会不再追求更好,而只追求“不要变坏”,衰退就已经悄然开始。
金句20条
- 当一个社会不再渴望改变,它就开始老去。
- 欲望的消失,是文明停滞的前兆。
- 经济的危机,往往始于心理的麻木。
- 一个没有梦想的社会,只能靠回忆活着。
- 年轻人失去热情,比经济失速更可怕。
- 幸福不是拥有,而是渴望的过程。
- 当风险被彻底消除,创新也随之消失。
- 低欲望是一种慢性病,它悄无声息地吞噬活力。
- 真正的自由,不是“不想要”,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安全感过剩,往往会演变为惰性。
- 社会的竞争力,不在资源,而在激情。
- 欲望被压制的地方,创造力也会枯竭。
- 人类社会的进步,源于不满足的冲动。
- 稳定的陷阱,比动荡更致命。
- 消费不是问题,失去渴望才是危机。
- 时代的最大悲哀,是年轻人比老人更保守。
- 没有想象力的社会,只能复制昨天。
- 教育的失败,不是成绩低,而是失去了热情。
- 当未来看起来无趣,人就停止成长。
- 没有“想要”的人生,是最奢侈的浪费。
适合人群
- 关注社会趋势、消费文化与青年心态的读者。
- 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专业学生与研究者。
- 企业家、管理者、教育者——需要理解新一代思维的人。
- 感到焦虑、迷茫、对生活缺乏动力的都市青年。
- 希望透过日本社会洞察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读者。
大前研一介绍
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日本著名管理学家、战略顾问、社会思想家,被誉为“全球战略之父”。曾任麦肯锡公司日本分公司总裁,是亚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之一。他以敏锐的洞察力、跨学科的思维方式著称,长期关注经济、科技、教育与社会变革。
大前研一早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他的职业生涯横跨企业战略、公共政策与社会研究领域,曾为多国政府和企业提供咨询。他以宏观视角分析微观问题,擅长通过数据与案例揭示社会深层逻辑。
除了《低欲望社会》,大前研一还撰写了大量探讨未来趋势与思维模式的畅销书。他一贯强调“个人竞争力”与“社会创新”的重要性,主张教育改革、创业精神和跨界思维,认为这是打破社会停滞的关键。
他主张,21世纪最大的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思维危机”。人类拥有前所未有的资源,却缺乏前所未有的方向。他呼吁每个人重新思考“我存在的意义”,并用行动重建价值。
在日本乃至亚洲,他不仅是企业家的导师,更是社会变革的思想启蒙者。他的作品影响了无数青年重新认识“成功”与“幸福”。
作者其他作品
- 《专业主义》
- 《思考的技术》
- 《新资本论》
- 《无国界的世界》
- 《M型社会》
《低欲望社会》目录
- 序章:日本的“无欲望时代”来临
- 第一章:年轻人为什么不想要
- 第二章:消费降级与经济停滞的真相
- 第三章:工作、婚姻与生活方式的重构
- 第四章:政府政策的失灵与社会麻木
- 第五章:从低欲望到再觉醒的可能
- 第六章:未来社会的个人战略
- 终章:重新点燃“想要”的时代
读书笔记
从新手角度看,《低欲望社会》读起来像一面镜子。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每天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再努力?为什么对未来不再兴奋?大前研一没有批评年轻人,而是揭示出一种社会结构性疲惫——当社会的激励机制失效,人自然变得“佛系”。
书中提到,日本年轻人放弃买车、买房、结婚、甚至出国,这不是懒惰,而是“理性冷静”的选择。当成本过高、回报不确定,人们自然收缩欲望。这种现象在中国的“躺平族”中,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作者最打动我的是那句:“当风险被消除,创新也随之消失。”社会越安全,个体越迟钝。我们习惯稳定,却忘了成长本身就意味着风险。真正的危机不是贫穷,而是失去想要改变的勇气。
大前研一在书中提供了许多思考方向,比如教育如何激发年轻人动机、企业如何重新点燃员工创造力、政府如何放开个人潜能的束缚。这些建议不只是经济学问题,更关乎“人如何生活得更有热情”。
作为读者,我感受到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理论,而在启发思考。它让我明白,“低欲望”不是命运,而是一种可被打破的心态。当我们重新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社会才有希望。
如果你觉得生活越来越平淡,对未来提不起劲,这本书可能会像一记警钟,提醒你——欲望并非坏事,它是推动人类前行的原动力。
相关电子书推荐
- 《M型社会》——大前研一
- 《思考的技术》——大前研一
- 《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 《孤独社会》——齐格蒙特·鲍曼
- 《第二次机器革命》——埃里克·布林约尔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