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债》基本信息
| 书名 | 房债 |
| 作者 | 阿蒂夫·迈恩(Atif Mian)、阿米尔·苏菲(Amir Sufi) |
| 类别 | 经济学 / 金融危机 / 房地产 / 宏观经济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20年10月 |
| ISBN | 9787521723437 |
| 电子书格式 | PDF | ePub | mobi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约¥88元(参考) |
《房债》内容介绍

《房债》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阿蒂夫·迈恩与芝加哥大学教授阿米尔·苏菲共同完成的一部关于金融危机根源的开创性作品。与传统观点不同,他们并不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仅仅是“华尔街贪婪”或“金融监管失败”的结果,而是指出了更深层次的经济机制:**家庭债务的膨胀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作者通过对美国住房市场、家庭负债率和消费行为的大数据分析,揭示了一个核心逻辑——当中低收入家庭背负过高的房贷时,经济体系变得异常脆弱。一旦房价下跌,消费骤减,需求崩塌,从而引发系统性经济危机。这种机制,作者称之为“债务驱动衰退”。
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危机不是金融机构造成的,而是整个社会结构的不平衡导致的。** 当财富越来越集中在高收入人群手中,而低收入群体依靠借贷维持消费,整个经济就像一座用信贷堆砌的高楼,一旦信心坍塌,便会连锁倒塌。
迈恩与苏菲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忽视“家庭部门”的研究,他们认为理解宏观经济必须回到微观的家庭行为层面。房贷不是单纯的个人选择,而是社会结构、收入分配与信贷政策交织的产物。
《房债》不仅是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深刻剖析,也是一部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困境的警示录。它提醒我们:如果收入不平等与债务扩张的趋势不改变,下一次危机仍将不可避免。
这本书以理性与数据为基础,揭示了隐藏在房产泡沫背后的社会真相,也让我们重新理解“债务、财富与不平等”的关系。
金句20条
- 每一次危机的开始,都是债务扩张的狂欢。
- 金融的崩溃,不是市场的错误,而是结构的必然。
- 房价上涨时人人欢呼,房价下跌时才想起风险。
- 负债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分配的结果。
- 中产的幻觉,往往是贷款制造的泡沫。
- 当收入增长停滞时,债务就成了社会的止痛药。
- 不平等并非经济的副产品,而是危机的燃料。
- 房贷的繁荣,是未来萧条的预演。
- 借贷的繁荣表面光鲜,却掩盖了真实的贫穷。
- 当人们靠借钱维持生活,经济已进入危险区。
- 债务增长的速度,往往比收入增长更快。
- 经济的稳定,不在华尔街,而在每个普通家庭。
- 市场不会自动纠正不平等,它只会放大它。
- 房贷是现代社会的枷锁,而非财富的象征。
- 财富集中让信贷成为穷人的幻觉。
- 债务不是桥梁,而是陷阱。
- 危机的根源从不在金融市场,而在社会结构。
- 当一个社会靠贷款支撑消费,它已透支未来。
- 宏观经济的脆弱,源于微观家庭的绝望。
- 房子可以是家,也可以是债务的牢笼。
适合人群
- 对金融危机、经济周期有兴趣的读者。
- 学习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的学生与研究者。
- 房地产、银行业、投资机构从业者。
- 关心社会不平等与经济结构问题的普通读者。
- 希望理解“房价—债务—消费”逻辑的房产投资者。
阿蒂夫·迈恩介绍
阿蒂夫·迈恩(Atif Mian),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全球著名的金融学家和宏观经济学家。他是家庭金融与经济危机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被誉为“研究2008金融危机最深刻的经济学家之一”。
迈恩的学术兴趣集中在债务结构、金融体系稳定性与收入不平等问题上。他提出了“家庭债务驱动衰退”的理论框架,认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取决于微观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健康。
他的研究方法兼具实证与理论深度,擅长利用大数据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他的学术论文被《经济学季刊》《美国经济评论》等顶级期刊广泛引用。
迈恩同时担任多家国际经济组织顾问,致力于推动更公平、可持续的经济政策。他主张减少家庭债务依赖、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以防止全球经济陷入重复性危机。
他的作品《房债》被《经济学人》评为“理解现代金融危机的必读书”,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关于债务与不平等关系的热烈讨论。
作者其他作品
- 《债务驱动的经济:家庭金融与宏观波动》
- 《不平等的资本主义:财富集中与社会风险》
- 《家庭资产负债表与金融周期》
《房债》目录
- 导言:危机的真正根源
- 第一章:债务的崛起与中产幻觉
- 第二章:信贷如何推动消费与泡沫
- 第三章:房价下跌的连锁效应
- 第四章:金融体系的放大机制
- 第五章:不平等的社会后果
- 第六章:政策误判与经济坍塌
- 第七章:未来的风险与改革路径
- 结语:避免下一个“房债陷阱”
读书笔记
初读《房债》,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过去我一直以为金融危机的原因是“银行太贪婪”“监管太松懈”,但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危机的根源其实是“普通家庭的债务过高”。换句话说,危机不是金融精英制造的,而是由整个社会结构共同推动的。
书中用数据告诉我们,当家庭债务增长过快时,经济增长的基础就变得危险。那些表面繁荣的城市,实则建立在“借贷消费”的幻觉上。房价越高,风险越大;消费越旺,债务越重。最终,这种“虚假繁荣”总会崩塌。
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它打破了“房地产永远上涨”的信仰。作者用经济学逻辑解释,房价并非财富,而是风险的杠杆。尤其在当代中国,这种逻辑格外值得警惕。
我特别认同作者提出的“家庭资产负债表”概念。很多人盯着收入,却忽视了负债。真正决定一个家庭抗风险能力的,不是收入高低,而是负债结构。读完后,我开始重新规划个人资产,避免“以贷养贷”的陷阱。
《房债》让我意识到,经济学不是宏大的理论,而是关乎每个家庭生活的现实科学。理解债务的逻辑,就是理解经济的运行机制。这不仅是一部关于危机的书,更是一部教人“如何不被危机吞噬”的书。
对新手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案例生动,却又不失深度。它让你重新思考“房子、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也提醒你:负债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