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贸易》PDF|ePub|mobi|azw3电子书下载

《广州贸易》内容介绍

《广州贸易》PDF|ePub|mobi|azw3电子书下载

《广州贸易:中国沿海的生活与事业(1700~1845》是荷兰历史学家范岱克(Paul A. Van Dyke)的代表作之一,系统研究了清代广州作为全球贸易枢纽的历史地位与运行机制。这本书以翔实的档案资料和细腻的史学分析,重现了十八世纪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关键时期。

在那段被称为“广州体系”的岁月里,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的贸易强国——英国、法国、荷兰、美国、西班牙等——都通过广州与中国进行贸易。范岱克用扎实的史料,揭示了当时“十三行商人”在中外贸易中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商人,更是外交家、金融家、制度创新者。

书中还深入讨论了清政府的贸易政策、港口管理、税收制度、外贸金融机制,以及中西文化碰撞的细节。作者认为,广州并不是被动的“被殖民者”,而是以极其复杂、精细的制度结构,主动参与并塑造了当时的全球贸易网络。

更重要的是,范岱克打破了“鸦片战争前中国闭关自守”的刻板印象,他通过大量档案资料证明——十八世纪的中国是全球经济体系中一个充满活力的参与者,其贸易规模与复杂程度远超人们想象。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经济史作品,更是一部关于制度、文化与人性互动的宏大叙事。它让我们重新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史中的角色,也让人看到广州——这个港口城市——在全球化早期所展现出的灵活与智慧。

《广州贸易》基本信息

书名 广州贸易:中国沿海的生活与事业(1700~1845)
作者 范岱克(Paul A. Van Dyke)
类别 经济史 / 贸易史 / 世界史
出版时间 2005年(中文版:201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电子书格式 PDF | ePub | mobi | azw3
资源下载方式 百度网盘下载
语言 简体中文
定价 约¥88元(参考)

《广州贸易》目录

  1. 导言:广州与全球经济的连接
  2. 第一章:十三行体系的建立
  3. 第二章:清代海关制度与贸易管理
  4. 第三章:商人、航海与风险投资
  5. 第四章:银流、货币与信贷机制
  6. 第五章:欧洲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网络
  7. 第六章:广州商馆与社会文化交流
  8. 第七章:贸易危机与改革的萌芽
  9. 第八章:从广州到世界的经济影响
  10. 结语: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相关电子书推荐

  • 《全球贸易的诞生》——芬利·霍尔特
  • 《茶叶、鸦片与银:全球贸易与中国近代史》——郭廷以
  • 《帝国的回忆:大英贸易体系下的亚洲》——詹姆斯·赫克斯特
  • 《白银资本》——安德烈·贡德·弗兰克
  • 《贸易打造的世界》——皮埃尔·维拉尔

范岱克介绍

范岱克(Paul A. Van Dyke),荷兰历史学家、经济史学者,现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他长期研究中国与西方的早期贸易关系,尤其专注于18至19世纪广州的中外商贸体系,被认为是“广州贸易史”的世界级权威学者。

他的研究风格以实证、细致著称,擅长挖掘被忽视的档案材料,从中还原经济运作与制度变迁的真实脉络。他利用大量欧洲航海日志、清代税务档案、外贸账本和商人通信,重建了广州与世界经济互动的动态网络。

范岱克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中国并非被动的贸易对象,而是早期全球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者。他认为,广州的“十三行体系”不仅是一种贸易制度,更是一种平衡国家权力与市场效率的智慧成果。

除了学术研究,范岱克也积极参与博物馆与文化项目,为公众解读“前现代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他的作品语言清晰,数据严谨,兼具学术深度与可读性。

他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对中国早期对外贸易的刻板印象,让世界重新认识到中国在全球经济史中的主动地位与影响力。

作者其他作品

  • 《广州与世界贸易网络(1680—1840)》
  • 《早期中国外贸体系研究》
  • 《十三行:清代广州的贸易制度与商人文化》
  • 《中国海贸档案解密》

读书笔记

第一次读《广州贸易》,我就被那种细节的厚重感震撼。范岱克几乎是用“考古学”的方式在还原一段被忽视的经济史。他把那些账本、货单、船员日记拼凑在一起,重建出一个鲜活的十八世纪广州港。

书中最打动我的,是他对“十三行”商人的描写。他们不是单纯的中间商,而是那个时代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他们懂语言、懂航运、懂政治,更懂得如何在复杂的制度下生存,这种灵活的智慧是中国商业文化最独特的部分。

读这本书,我意识到一个事实:早在工业革命之前,中国并没有与世界隔绝。相反,我们的丝绸、瓷器、茶叶、银币,都在构建着全球市场的雏形。广州不是一个港口,而是全球化的前沿阵地。

书中还提到清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谨慎与理性——这并非“闭关锁国”的愚昧,而是一种为了控制秩序和风险的平衡策略。这种角度让我重新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

范岱克用一种极度冷静的方式,重新定义了“全球化的起点”。我们习惯从欧洲看世界,而他让我们从广州出发,看见了另一种历史的重心。

《广州贸易》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作品。它不仅让人了解过去的贸易结构,更启发我们思考:在今天的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又将如何定义自己的“贸易智慧”。

主要观点10条

  1. 十八世纪的广州是全球贸易体系的关键节点。
  2. “十三行体系”是中国自主设计的高效贸易制度。
  3. 清政府的贸易政策兼具开放与管控的双重逻辑。
  4. 广州商人群体在中外贸易中扮演了制度协调者角色。
  5. 白银流入推动了中国经济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融合。
  6. 中外贸易是一种利益与文化的互动,而非单向输出。
  7. 西方商人与中国商人的关系基于互利与规则,而非征服。
  8. 广州的贸易制度具有现代金融雏形(信用、代理、保险)。
  9. 中国的贸易智慧体现为制度弹性与文化包容。
  10. 早期全球化并非欧洲中心的产物,而是多极互动的结果。

适合人群

  • 对中国经济史与全球贸易史感兴趣的读者。
  • 研究清代、海洋史、世界史的学者与学生。
  • 希望了解广州作为贸易港口历史地位的研究者。
  • 关注全球化历史演变与制度创新的人士。
  • 企业家、外贸从业者,对国际贸易逻辑感兴趣者。
下载权限
查看
  • 免费下载
    评论并刷新后下载
    登录后下载
  • {{attr.name}}:
您当前的等级为
登录后免费下载登录 小黑屋反思中,不准下载! 评论后刷新页面下载评论 支付以后下载 请先登录 您今天的下载次数(次)用完了,请明天再来 支付积分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支付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您当前的用户组不允许下载升级会员
您已获得下载权限 您可以每天下载资源次,今日剩余
经济管理电子书

《非对称风险》PDF电子书下载

2025-11-4 21:58:20

经济管理电子书

《致命的自负》PDF|ePub|mobi|azw3电子书下载

2025-11-5 16:12:4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