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国穷》基本信息
| 书名 | 国富国穷:世界经济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 |
| 作者 | 戴维·S·兰德斯(David S. Landes) |
| 类别 | 经济学 / 历史 / 全球发展研究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7年8月 |
| ISBN | 9787508666920 |
| 电子书格式 | PDF | ePub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约¥88元(参考) |
《国富国穷》内容介绍

《国富国穷》是一部宏大的经济史著作,试图回答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繁荣,而有的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作者戴维·S·兰德斯以全球视角梳理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五百年经济史,从技术革命、文化变迁到制度设计,揭示了财富背后的深层逻辑。
全书并非仅仅关注经济增长数据,而是深入探讨文明与文化的作用。兰德斯认为,一个国家的富裕与否,并非取决于资源多少,而是取决于“文化对进步的态度”。开放、理性、勤勉、尊重创新的社会更容易创造财富,而封闭、保守、排外的社会则容易陷入停滞。
书中通过大量历史案例,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到中国的衰落,从美国的崛起到拉丁美洲的困境,分析了各国在科技、制度、宗教、教育等方面的差异。作者指出,财富的形成是一种复合结果,科技是工具,制度是保障,而文化是决定性力量。
兰德斯的写作风格兼具学术深度与叙事魅力。他以生动的笔触将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融为一体,让读者在理解经济原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文明发展的复杂性与必然性。这不仅是一本经济史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类命运的启示录。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富国穷》依旧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财富不仅来自资本积累,更来自思维方式的进步。一个国家的未来,不在于资源禀赋,而在于文化是否鼓励创新与信任。
如果你想理解世界格局的根源、贫富差距的逻辑、以及经济文明的演变,这本书无疑是通往理解现代社会的“钥匙”。
金句20条
- 贫穷不是命运的惩罚,而是制度与文化的结果。
- 财富的秘密,不在于金钱,而在于创造金钱的文化。
- 一个社会若不信任创新,就会被时代抛弃。
- 技术能带来增长,文化决定能否持续。
- 自由是经济活力的母体。
- 富国的兴起,始于对规则的尊重。
- 制度是文明的外壳,文化是文明的灵魂。
- 教育让人富有,偏见让人贫穷。
- 经济发展的最大敌人,是思想的惰性。
-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押韵。
- 创新来自怀疑,停滞源于盲从。
- 地理决定起点,文化决定终点。
- 财富不属于国家,而属于能创造财富的人。
- 失败的国家,从不缺资源,只缺制度。
- 没有自由的市场,只能滋生特权。
- 财富的积累需要时间,而贫穷的形成只需忽视。
- 教育的目的,不是记忆过去,而是创造未来。
- 文化的力量,往往比军队更强大。
- 经济增长是一种信仰,对进步的信仰。
- 真正的文明,是让每个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适合人群
- 对经济史、世界发展史有兴趣的读者。
- 希望理解国家间贫富差距根源的研究者与学生。
- 企业家、投资者,想从历史角度理解经济规律的人。
- 关心社会变革与文明演进的知识型读者。
- 希望拓展全球视野、提升思考格局的年轻人。
戴维·S·兰德斯介绍
戴维·S·兰德斯(David S. Landes,1924—2013),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被誉为“解释人类财富之谜的思想巨匠”。他以经济史、文化史和技术史研究著称,其作品以深度与洞察力著称,常被认为是理解现代世界经济秩序的必读经典。
兰德斯的研究核心在于“文化如何塑造经济”。他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单纯由资本和技术推动,而是由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制度与信念共同决定。他主张,文化是一种经济力量,是影响国家命运的隐形手。
作为学者,兰德斯严谨而独立,他不迷信单一理论,而是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揭示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他的作品让学术界重新思考经济与文明的关系,也让普通读者理解“发展”的真正含义。
他的思想影响了经济学大师如阿马蒂亚·森、贾雷德·戴蒙德等人,也启发了当代关于“文化资本”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兰德斯相信,经济史的研究不是回顾过去,而是为人类未来提供借鉴。
他一生致力于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社会能够成功?”他给出的答案,至今仍值得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反思。
作者其他作品
- 《财富与贫穷的根源:全球经济史》
- 《时光的掌控者:制表业与现代文明的诞生》
- 《欧洲的财富与世界的贫困》
《国富国穷》目录
- 导论:财富的谜题
- 第一章:欧洲的觉醒
- 第二章:工业革命与技术的力量
- 第三章:文化、宗教与经济行为
- 第四章:亚洲的失落与复兴
- 第五章:拉美的困局
- 第六章:制度与国家竞争力
- 第七章:殖民、资本与世界分工
- 第八章:教育与创新的力量
- 第九章:全球化与新的不平等
- 结语:财富的未来与人类的抉择
读书笔记
第一次读《国富国穷》,我深刻感受到,经济并不仅仅是数字游戏,而是人类文化与思想的投影。作者用宏大的历史叙事告诉我们:国家的命运,往往取决于其社会是否敢于面对变化。那些选择开放、重视教育与制度建设的国家,最终都走向繁荣。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文化决定论”的阐述。过去我们总以为贫穷是地理或资源造成的,但兰德斯指出,真正的贫穷是“心灵的贫穷”——一个社会不再追求改进、不再容忍不同声音,财富就会流失。这让我重新理解了经济发展背后的心理结构。
从新手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虽然厚重,但内容非常生动。它不是冰冷的经济理论,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英国工人如何推动工业革命、中国官僚制度如何错过科技革新、美国如何通过信任体系建立信用社会。这些例子让“经济史”变得有温度、有逻辑。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现实隐喻。兰德斯说:“教育是一种长期投资,而无知是一种持续债务。”这句话放在个人身上同样适用。一个人若不更新认知,迟早也会陷入“思维贫困”。国家如此,个人亦然。
读完这本书,我更理解了财富的复杂性。富裕从来不是偶然,而是一个社会长期积累的结果。它需要制度、文化与信任的共同支撑。相比之下,贫穷往往只是思想懒惰与短视决策的自然后果。
这本书值得反复读,不仅因为它解释了国家的命运,更因为它在提醒我们:理解经济的关键,不是掌握数据,而是洞察人性。
相关电子书推荐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达龙·阿西莫格鲁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塞缪尔·亨廷顿
- 《枪炮、病菌与钢铁》——贾雷德·戴蒙德
- 《大国大城:全球城市竞争与国家命运》——理查德·佛罗里达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托马斯·索维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