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基本信息
| 书名 | 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 |
| 作者 | 亚当·斯密(Adam Smith) |
| 类别 | 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 社会思想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8年3月 |
| ISBN | 9787511730310 |
| 电子书格式 | TXT|ePub|mobi|azw3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88.00 |
《国富论》内容介绍

《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由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撰写,首次出版于1776年,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部著作不仅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诞生,也奠定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被誉为“资本主义的圣经”。
全书通过系统分析劳动分工、自由贸易、市场价格、货币与财富积累等问题,揭示了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亚当·斯密以敏锐的洞察力指出:国家的富强并非来自政府的干预,而是来自每个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时形成的“看不见的手”,它能在无形中协调社会资源,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是“分工原理”。斯密以著名的“别针工厂”例子阐明了劳动分工如何提升生产效率。这一发现不仅影响了经济学的发展,也为后来的工业革命、管理学与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探讨国家财富来源的过程中,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黄金崇拜”,主张自由竞争与国际贸易。他认为,贸易自由能让各国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共同繁荣。这种思想为后来的全球化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
《国富论》的价值不仅在于经济学理论,更在于它揭示了“人性与制度”的关系。斯密认为,经济活动是由人性驱动的,理性的自利并非罪恶,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这种对“人”的理解,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关于社会与道德的学问。
至今,《国富论》仍是经济学、商业、管理和政策研究的核心读物。它不仅帮助人们理解市场机制,更让我们认识到:财富增长的根本,在于制度的公正、人的自由与社会合作的力量。
金句20条
- 看不见的手,往往比政府的干预更有效。
- 每个人只追求自身利益,却在无意间促进了公共利益。
- 劳动分工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
- 国家的财富来自劳动,而非金银。
- 市场是人类最自然的合作形式。
- 商业自由是一切繁荣的基础。
-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而非工具。
- 真正的自由经济,不是无序,而是自我调节的秩序。
- 节俭是财富积累的起点。
- 政府的职责不是控制市场,而是维护正义。
- 社会的进步源于个体的勤劳与创新。
- 贸易让世界变小,也让人类更富有。
- 价格是供需的语言。
- 自由竞争是最好的激励机制。
- 财富的积累来自劳动,而非投机。
- 自利不是罪恶,懒惰才是。
-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它的人民。
- 市场的本质是交换,而交换来自信任。
- 生产过剩从未存在,只有需求不足。
- 经济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适合人群
- 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专业学生与研究者。
- 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创业者。
- 对市场经济与财富原理感兴趣的读者。
- 政策制定者与公共经济领域从业者。
- 希望系统理解“自由市场”思想的学习者。
亚当·斯密介绍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深刻影响了经济学、政治学与道德哲学的发展。
斯密早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与牛津大学学习哲学,师从著名学者哈奇森,受其自由与理性思想影响深远。1759年,他发表《道德情操论》,首次提出“同情心”与“看不见的手”的概念,探讨人类社会的道德与利益平衡。
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使他声名大噪。这部著作为人类社会的经济秩序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从“道德哲学”向“经济科学”的转变。他强调自由竞争、分工合作与市场调节的重要性,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
斯密主张有限政府,反对垄断与过度干预,倡导教育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他的思想对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经济制度乃至全球经济体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一生淡泊名利,思想兼具人文关怀与理性逻辑。斯密的学术成就不仅体现在经济学,更体现在对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洞察。他让我们明白:自由与道德并非对立,而是文明繁荣的两翼。
作者其他作品
- 《道德情操论》
- 《法学讲义》
- 《哲学史讲稿》
《国富论》目录
- 第一篇 劳动分工的原理
- 第二篇 资本积累与生产力增长
- 第三篇 国家财富与国民收入
- 第四篇 国际贸易与重商主义批判
- 第五篇 政府职能与公共财政
- 附录 市场机制与人性法则
读书笔记
第一次阅读《国富论》,我惊讶于亚当·斯密思想的深度与前瞻性。作为一名新读者,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古老的经济学著作,但越读越发现,它其实是在讲“人性、社会与秩序”。斯密用经济视角解读人类文明,揭示了财富增长的根本原因——自由与合作。
书中关于“看不见的手”的论述,让我重新认识市场。原来,社会不需要一个全能的“管理者”,每个人出于自利的行动,反而在无意中推动了公共利益。这种思想让我理解了自由市场的自我调节之美,也让我警惕权力过度干预的危害。
劳动分工的章节尤其震撼我。斯密用一个别针工厂的例子,生动展示了效率革命的来源。分工不仅提升了生产力,更揭示了现代经济组织的本质——合作。今天企业管理、供应链优化,其根源都能追溯到斯密的这段论述。
对于财富与价值的关系,斯密提出的观点也极具启发。他反对用金银衡量财富,而强调生产与劳动的重要性。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的“虚拟财富”泡沫问题,斯密的思想依旧是警钟。
读完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经济学并非冰冷的数字,而是关于人类选择与制度的学问。斯密教会我,不论身处什么行业,都要理解人性、尊重规律、珍惜自由。
《国富论》不仅帮助我理解市场,更让我理解社会运行的逻辑。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在于政府的财富,而在于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创造力。
相关电子书推荐
-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 《资本论》——卡尔·马克思
- 《自由秩序原理》——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 《通往奴役之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 《经济学原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