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基本信息
| 书名 | 活出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 |
| 作者 | 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E. Frankl) |
| 类别 | 心理学 / 哲学 / 人生励志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1946年(中文版2003年) |
| ISBN | 9787501162738 |
| 电子书格式 | PDF|ePub|mobi|azw3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45 |
《活出生命的意义》内容介绍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维克多·弗兰克尔在二战结束后创作的一部心理学与哲学结合的经典之作。作者以自己在纳粹集中营的生存经历为背景,探讨了人类在极端痛苦与绝望之中,如何通过“寻找意义”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尊严。
弗兰克尔身为犹太人,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亲眼见证了死亡、饥饿与人性的崩塌。但他在极端苦难中仍然思考:是什么让人即使在地狱中,也能坚持活下去?他的答案是——“生命的意义”。人类可以失去一切,却不能失去对意义的追求。
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意义疗法”(Logotherapy),这是一种以寻找意义为核心的心理治疗理念。它认为,心理问题的根源往往不是过去的创伤,而是人对“活着为什么”的困惑。只要一个人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就能承受任何生活方式。
在书的第二部分,弗兰克尔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讲解意义疗法的核心原理——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面对命运的态度。正是这种选择,使我们在人生的痛苦中获得自由。
这本书的力量在于真诚与洞察。它不是教人逃避痛苦的心理鸡汤,而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直视苦难,并从中看见希望。它告诉人们:哪怕一无所有,只要你还有意义,你就没有彻底失败。
金句20条
- 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一切,但不能被剥夺选择态度的自由。
- 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时,我们就只能改变自己。
- 痛苦本身没有意义,赋予它意义的人,才让痛苦变得有价值。
-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可以忍受任何“怎样”而活。
- 人类最伟大的自由,是在任何环境下选择态度的自由。
- 生命永远不会失去意义,除非我们停止去寻找。
- 在绝望中保持希望,是人类最高贵的勇气。
- 真正的幸福,不是逃避痛苦,而是理解痛苦的意义。
- 爱是人类得以超越自我的唯一途径。
- 我们无法控制发生在身上的一切,但能控制自己的反应。
- 自由并非逃避责任,而是勇敢承担。
- 痛苦不是敌人,它是成长的老师。
-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承担多少。
- 每一个当下的选择,都决定了你未来的方向。
- 要活下去,就要找到比痛苦更伟大的理由。
- 希望,是人类灵魂最后的堡垒。
- 幸福不是目的,而是寻找意义的副产品。
- 我们活着的目的,是赋予生命以意义。
- 苦难让人崩溃,也能让人觉醒。
-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深度与意义。
适合人群
- 在人生低谷中,寻求精神支撑的读者
- 对心理学、哲学、意义疗法感兴趣的人
- 经历迷茫、焦虑或挫折,希望重新找到人生方向的年轻人
-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业学生
- 想要理解“痛苦与成长关系”的思考者
维克多·弗兰克尔介绍
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Viktor Emil Frankl,1905–1997),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意义疗法”创始人。他被誉为“20世纪最具人性光辉的心理学家之一”。
弗兰克尔早年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是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与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学生。虽然受两者影响深远,但他最终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体系——“意义疗法”,强调人的精神力量与存在价值。
在二战期间,弗兰克尔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失去了父母、妻子与兄弟。他以科学家的冷静记录下人性在极端痛苦中的表现,并从中发现:人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为有“活着的理由”。
战后,他重返维也纳大学任教,出版多部心理学著作。他的理论不仅影响了心理治疗领域,也对教育、管理和宗教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弗兰克尔一生致力于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当生活失去意义时,人如何继续前行?”他的回答简单却深刻——“创造意义”。
作者其他作品
- 《活出生命的意义(新版)》
- 《追寻生命的意义:意义疗法十五讲》
- 《悲剧乐观主义》
- 《医生与灵魂》
- 《人的追寻终极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目录
- 前言:苦难中的光
- 第一部分:集中营中的体验
- 第二部分:意义疗法的原理
- 第三部分:人生的最终意义
- 附录:心理学与存在的哲学
- 后记:即使在地狱,也要活出意义
读书笔记
1. 当我第一次读到弗兰克尔的文字时,震撼感来自那种“从绝望中开出的花”。他没有逃避苦难,而是从中寻找意义。对一个普通人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不问“我为什么痛苦”,而问“我能从痛苦中学到什么”。
2. 书中那句“一个人可以被夺去一切,但不能被夺去选择态度的自由”,让我久久难忘。作为新手读者,我意识到:生活中很多不幸,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们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
3. 读这本书时,我常常反思:我们太容易被环境左右,太容易抱怨命运。但弗兰克尔教会我的是——哪怕环境无法改变,我们依然能改变看待它的方式。那才是真正的力量。
4. 书中“意义疗法”的理念,对我来说就像一盏灯。它告诉我:心理痛苦不是敌人,而是生命发出的讯号。当我们开始寻找意义时,痛苦便不再只是折磨,而变成一种成长的催化剂。
5. 我尤其被他关于“爱”的部分打动。他说:“爱是看见他人潜在可能性的能力。”那一刻我明白,真正的爱不是占有,而是理解、陪伴与成全。
6. 这本书给了我一种新的力量——在困难面前不再退缩。它让我相信:生命从不空虚,只要我仍然在寻找,我就没有白活。或许,这就是“活出意义”的真正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