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告白》基本信息

| 书名 | 假面的告白 |
| 作者 | 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 |
| 类别 | 现代文学 / 日本小说 / 心理文学 / 存在主义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7年6月(简体中文版) |
| ISBN | 9787532777546 |
| 电子书格式 | txt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约45元(视版本而定) |
《假面的告白》内容介绍
《假面的告白》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成名作,也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心理文学之一。小说首次发表于1949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揭示了一位年轻男子在压抑与欲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精神挣扎。这部作品被视为三岛的“文学自白”,同时也是他关于美、罪与存在的深刻哲思。
主人公自幼体弱多病,与世界格格不入。他在青春期发现自己对男性的迷恋,却被社会道德与宗教伦理深深压抑。为了掩盖真实的自我,他戴上了“假面”,在众人面前扮演一个“正常”的人。但这层假面越完美,他的内心越撕裂,真实与虚伪的冲突几乎将他吞噬。
小说的核心在于“自我认同”的崩塌。三岛通过主人公的自白,揭露了现代人精神深处的孤独与虚伪。他的“假面”并不仅仅象征同性恋的遮掩,更象征一切被社会标准所扭曲的人性。每个人都在演戏,只是有些人,比别人更清楚自己戴着面具。
三岛的文字冷峻而诗意,他用精密的心理描写剖析人类灵魂的阴影。小说的“告白”并非忏悔,而是一种对真相的渴望。它揭露了一个人如何在欲望与信仰、肉体与理想之间挣扎,并最终陷入绝望的真空。
《假面的告白》是三岛对“自我”的残酷审判,也是一首对人类精神虚无的挽歌。它的力量在于——即使你不理解主人公的痛苦,也能从他的孤独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假面的告白》目录
- 第一章:童年的隐秘幻想
- 第二章:身体的觉醒
- 第三章:信仰与欲望的冲突
- 第四章:假面的形成
- 第五章:爱的幻觉与破灭
- 第六章:孤独的终结与自我崩溃
金句20条
- “我一生都在演戏,却从未被看穿。”
- “人最大的悲哀,是连自己都不能诚实。”
- “我所畏惧的不是谎言,而是真相的光。”
- “每一张笑脸,都是一层假面。”
- “我在他人眼中活着,却在自己心中死去。”
- “美,是我唯一的信仰。”
- “人活着,便是在表演。”
- “我害怕爱,因为它太接近真相。”
- “虚伪,是人类最自然的状态。”
- “我的灵魂像镜子,只能反射他人的影子。”
- “没有假面的人,无法生存。”
- “我不是虚伪的,我只是太害怕真实。”
- “欲望不是罪,而是无法说出口的孤独。”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金阁,终将燃烧。”
- “我渴望被理解,却又惧怕被看透。”
- “身体的真诚,往往比灵魂更残酷。”
- “我对世界的冷漠,其实是爱的极致形式。”
- “面具久了,连自己都忘了脸的模样。”
- “人类的悲剧在于,必须假装幸福。”
- “假面是我的护身符,也是我的牢笼。”
适合人群
- 对人性、心理与自我认同议题感兴趣的读者
- 喜欢哲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的读者
- 对日本战后文学及“无赖派”作品感兴趣的研究者
- 喜欢思辨、象征性叙事和心理分析类作品的读者
- 正处于自我探索、内心冲突阶段的年轻读者
三岛由纪夫介绍
三岛由纪夫(1925–1970),原名平冈公威,是日本战后最具争议与影响力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剧作家。他以冷峻的理性与极端的美学观著称,被誉为“用死亡完成艺术的作家”。他的作品融合了古典精神、现代焦虑与东方哲思,展现出人类灵魂的矛盾与极致之美。
三岛的文学风格独树一帜,语言优美而精准,既有古典的优雅,也有现代的冷酷。他的作品往往围绕“美、暴力、死亡、虚伪”展开,揭示了文明背后的空虚与堕落。他深受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思想家的影响,并将日本武士道精神融入文学创作中。
《假面的告白》是三岛由纪夫的文学自传,它揭示了作家对“真实自我”的恐惧与对“理想自我”的追求。书中主人公的心理挣扎,正是三岛自身精神世界的投影。他通过文字,把内心的撕裂转化为一种残酷的美学。
除小说外,三岛还是一位出色的剧作家和思想家。他创作了大量戏剧、散文、评论,甚至亲自参与电影演出与政治行动。他崇尚身体与精神的统一,主张以“行动之美”超越虚伪的社会。
1970年,三岛由纪夫在东京自卫队总部切腹自尽,结束了自己戏剧般的一生。他的死亡既是悲剧,也是他文学思想的极端实现。
作者其他作品
- 《金阁寺》
- 《丰饶之海》四部曲(《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
- 《潮骚》
- 《爱的饥渴》
- 《午后的曳航》
读书笔记
1. 对初次阅读的读者而言,《假面的告白》像一面镜子。 它让你看到一个人如何被社会和道德压迫,逐渐失去真实自我。三岛写下的“假面”,其实是每个人在现实中学会戴上的面具。读这本书,仿佛在剥开自己心灵的皮层。
2. 小说的叙述形式带有强烈的自我剖析感。 作为读者,你会感受到那种深不见底的孤独与自我否定。三岛并非为了自怜,而是为了让读者直视“伪装的必要性”——因为人类无法赤裸地生活。
3. 对新手来说,理解主人公的痛苦是一种挑战。 他既渴望爱,又恐惧被爱;既渴望被理解,又害怕暴露。这种矛盾,是现代人普遍的精神状态。小说通过极端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普遍的虚伪与渴望被接纳的本能”。
4. 作品最震撼的地方在于它的真诚。 三岛用极其坦白的文字表达内心的混乱与羞耻,这种诚实几乎令人不安。对于新读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把这本书当作“同性题材小说”,而应把它当作对“人性困境”的思考。
5. 《假面的告白》揭示了“假装”的必要性。 人无法完全真实地活着,假面既是防御,也是存在的条件。理解这一点,你才能真正体会三岛的冷峻之美——那是理性与绝望并存的清醒。
6. 读完这本书,你或许不会轻松,但会更清楚地看待自己。 它让人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在“假面”与“告白”之间挣扎,而文学,正是那少数能让我们暂时摘下面具的地方。
相关电子书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