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基本信息

| 书名 | 金阁寺 |
| 作者 | 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 |
| 类别 | 现代文学 / 日本小说 / 哲学文学 / 心理文学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7年9月(简体中文版) |
| ISBN | 9787532777577 |
| 电子书格式 | PDF|ePub|mobi|docx|azw3|txt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约42元(视版本而定) |
《金阁寺》内容介绍
《金阁寺》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代表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956年。小说取材自1949年真实事件——京都金阁寺僧人纵火焚毁寺庙的案件。三岛以此为灵感,创作出一部关于“美”“毁灭”与“存在”的哲理性小说,被誉为日本战后文学的巅峰之作。
小说的主人公沟口是一名口吃、性格孤僻的年轻僧人,他从小就对金阁寺的美怀有近乎病态的崇拜。随着成长,他逐渐陷入对“美”的执念之中——那是一种超越现实、却又无法承受的美。他深信,美是永恒的,但人类的存在却注定腐朽。于是,在矛盾、嫉妒与孤独中,他选择用火焰摧毁那座完美的金阁,以毁灭来完成自我救赎。
三岛在小说中探讨了“美与毁灭”的关系,他以冷静而华丽的笔触揭示了人类精神深处的极端与扭曲。金阁既是宗教的象征,也是理想的陷阱。它的存在让沟口无法直视现实,而他的纵火行为则成为对世界虚伪秩序的反抗。
小说语言极具美感,每一句都像雕刻般精致。三岛用哲学的深度与诗意的文字,将美的矛盾推向极致。他让读者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美”?当人类无力接近完美时,是否只能通过毁灭来获得平静?
《金阁寺》不仅是对艺术与宗教的反思,更是对人类灵魂的拷问。它既冷峻又炽烈,既理性又疯狂,是一场关于“存在之美”的深邃沉思。
《金阁寺》目录
- 第一章:金阁的幻影
- 第二章:少年与美的觉醒
- 第三章:信仰与堕落
- 第四章:欲望与孤独
- 第五章:毁灭的决心
- 第六章:火焰中的救赎
金句20条
- “美,既是祝福,也是诅咒。”
- “完美的事物,注定无法与人类共存。”
- “我崇拜的金阁,在我心中早已燃烧殆尽。”
- “毁灭,是我唯一能接近美的方式。”
- “光越强,影也越深。”
- “人类的罪,并非丑陋,而是渴望完美。”
- “美丽的事物太过纯粹,以至于无法容忍时间。”
- “我想让这世界的虚伪,在火焰中显出真形。”
- “孤独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道路。”
- “我爱金阁,但更爱焚毁它的那一刻。”
- “真正的美,总伴随着死亡的气息。”
- “我的罪,不是毁灭,而是爱得太深。”
- “人类的心,就像金阁的倒影,脆弱而虚幻。”
- “我不是信徒,我只是美的俘虏。”
-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恶,只有无法承受的美。”
- “燃烧是我最后的祈祷。”
- “若我不能拥有它,那就让它消失。”
- “火焰能净化一切,包括我的灵魂。”
- “我的寂寞比金阁更真实。”
- “毁灭的瞬间,才是永恒的开始。”
适合人群
- 喜欢哲学与美学题材的文学爱好者
- 对日本战后文学、存在主义小说感兴趣的读者
- 喜爱心理描写与思想探索的读者
- 关注人性、欲望与信仰主题的文学研究者
- 喜欢川端康成、太宰治、谷崎润一郎等作家风格的读者
三岛由纪夫介绍
三岛由纪夫(1925–1970),原名平冈公威,是日本战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他以独特的美学思想、极端的理性与肉体崇拜闻名,作品涵盖小说、戏剧、评论等多个领域,被誉为“日本文学的最后一个武士”。
他的作品风格极具张力,语言优雅、意象强烈,常常探讨“美”“死亡”“肉体”与“精神”的关系。他认为,美必须以死亡为代价,而人生的意义在于“以极致的形式完成自己”。
《金阁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过主人公沟口的毁灭行为,三岛表达了对“完美之美”无法存在于现实世界的痛苦理解。他的思想兼具佛教的空寂与尼采式的超人哲学,形成独树一帜的“死亡美学”。
三岛由纪夫不仅是文学家,更是行动的哲学家。他崇尚武士精神,追求精神与肉体的统一。1970年,他在日本自卫队总部切腹自尽,以极端的方式完成了他一生的“美学仪式”。
他的作品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崇高,对后世作家如村上春树、川端康成等都有深远影响。他用生命证明:文学,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精神的殉道。
作者其他作品
- 《假面的告白》
- 《丰饶之海》四部曲(《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
- 《潮骚》
- 《午后的曳航》
- 《爱的饥渴》
读书笔记
1. 《金阁寺》是一场关于“美与毁灭”的哲学对话。 对初读者而言,理解这部作品的关键在于“金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艺术的极致与理想的完美,更象征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精神牢笼。主人公沟口的纵火,并非疯狂,而是对虚假的完美的反叛。
2. 小说的叙述节奏冷静却暗流汹涌。 初次阅读时,可能会被三岛的文字之美所迷惑,但越往后读,你会越感到压抑。那是一种无法逃离的孤独与自我审判。读者仿佛与主人公一同被金阁的美所俘虏,既渴望它,又想摧毁它。
3. 从新手角度看,这本书的哲理性较强。 它探讨的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罪,而是精神上的“失衡”。沟口的毁灭,象征现代人被理想与现实撕裂的状态。他不是恶人,而是被完美逼疯的人。
4. 三岛的语言极具诗意与象征。 对新手来说,可以慢读每一章,体会那种美与痛交织的矛盾。金阁的倒影、火焰的象征、内心的独白——每个意象都在讲述“人性之美的脆弱”。
5. 小说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冷静的疯狂”。 三岛不是让你同情沟口,而是让你理解他为何不得不毁灭。阅读时,请抛开善恶的判断,而去感受“极端之美”的诱惑与恐惧。
6. 对于现代读者,《金阁寺》是一种精神上的震撼。 它让人重新思考:我们追求的“完美”,是否正是毁灭的开端?这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哲学小说,每一次重读,都会看到自己内心的“金阁”。
相关电子书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