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基本信息
| 书名 | 牛奶可乐经济学:你以为你懂,其实你不懂的经济学 |
| 作者 |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H. Frank) |
| 类别 | 经济学 / 社会心理 / 通俗读物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0年(中文版) |
| ISBN | 978-7-5086-1749-9 |
| 电子书格式 | PDF | ePub | mobi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49(以出版社为准) |
《牛奶可乐经济学》内容介绍

《牛奶可乐经济学》是一本让人重新认识生活中经济规律的有趣读物。作者罗伯特·弗兰克以诙谐幽默的笔触,将经济学从高深的模型与公式中解放出来,让它回到真实的日常世界。从地铁票价到饮料包装,从打折策略到停车费调整,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现象背后,都有着经济逻辑的影子。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用生活中的“小问题”来解释宏大的经济学原理。为什么牛奶和可乐价格相差不大?为什么饭店菜单上总有几道没人点的菜?为什么理发店从不打折?这些问题既贴近现实,又暗含深刻的市场逻辑。作者用通俗的语言让人明白,经济学并不是只有专家才能理解的理论,而是一种看世界的思维方式。
全书分为多个短章,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读者可以随意翻开任何一页,都能获得灵感与启发。这种结构让阅读轻松愉快,却又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你的思考方式。
弗兰克在书中倡导“经济学思维”,也就是在面对任何问题时,先思考激励机制、成本与收益、边际效应、机会成本等概念。他希望读者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从理性中理解人性,从数据中看透行为。
读完《牛奶可乐经济学》,你会发现,经济学不仅仅关乎金钱,它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这本书让我们明白:每一个选择、每一次交易,甚至每一杯饮料的定价,背后都隐藏着理性与非理性的博弈。
金句20条
- 经济学并非关于金钱,而是关于选择。
- 每一个价格的背后,都是人类行为的映射。
- 理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思考的结果。
- 激励决定行为,制度决定激励。
- 看似愚蠢的商业行为,往往有深刻的经济逻辑。
- 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昂贵的。
- 边际效应,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感。
- 机会成本,是人生中最被忽视的概念。
- 价格不是价值的衡量,而是信息的传递。
- 人们不总是理性的,但市场往往会惩罚非理性。
- 越复杂的折扣设计,越是商家的聪明陷阱。
- 稀缺性是所有经济行为的起点。
- 表面上节省的钱,往往在别处花得更多。
- 幸福感来源于比较,而非绝对财富。
- 消费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社会信号。
- 理性的背后,总藏着人性的欲望。
- 当所有人都追求便宜,质量就不再重要。
- 市场的无形之手,来自每个个体的自利。
- 聪明的决策,是在成本最低处获得最大满足。
- 理解经济学,其实就是理解生活。
适合人群
- 想轻松入门经济学、但不喜欢枯燥理论的读者
- 对日常经济现象感兴趣,希望培养经济思维的人
- 大学生、创业者、职场人士,希望提升逻辑思考能力者
- 喜欢用理性分析生活问题的普通读者
- 对“行为经济学”“决策心理”有兴趣的学习者
罗伯特·弗兰克介绍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H. Frank)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畅销书作家。他长期研究行为经济学、社会比较与幸福经济学,是将经济学思想大众化的重要学者之一。他擅长用生动的生活案例解释经济原理,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
弗兰克的研究以“理性之外的经济学”为特色。他认为人类的行为虽然常常偏离理性,但仍遵循一定的经济逻辑。正是这种“非完美理性”,构成了市场真实的样貌。
作为经济学教育者,他倡导经济学教学应以生活为本,反对只讲模型与数学公式。他的课程被称为“最接地气的经济学入门课”。
他多次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发表专栏,用浅显的语言评论复杂的经济问题,使经济知识走进公众视野。
罗伯特·弗兰克不仅是学者,更是思想的传播者,他用平实的文字让人们明白:经济学不仅属于课堂,也属于每一个人的生活。
作者其他作品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 《赢家的诅咒:竞争社会的陷阱》
- 《经济自然学: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经济规律》
- 《幸福经济学:财富之外的满足感》
《牛奶可乐经济学》目录
- 第一章:为什么牛奶和可乐价格差不多?
- 第二章:打折背后的心理战
- 第三章:菜单上的经济学陷阱
- 第四章:理发店为什么从不打折
- 第五章:排队与拍卖的秘密
- 第六章:为什么我们总是买太多?
- 第七章:幸福的经济逻辑
- 第八章:市场、信号与行为
- 第九章:生活处处是经济学
读书笔记
初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我惊讶于一杯饮料、一张发票居然能牵出如此多的经济学原理。作者用日常生活的例子把经济学从课堂拉回现实,让我第一次觉得经济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书中最打动我的一点,是他教会我“用经济学的眼睛看问题”。过去我看到价格变化只觉得奇怪,现在会主动思考背后的激励机制:商家为什么要这样定价?顾客为什么愿意买?政策为什么这样制定?
作者特别强调“机会成本”的概念,让我重新审视时间和选择。比如花一小时排队等打折,其实牺牲了其他可能的收益。这种思维让我更珍惜时间,也学会做更高效的决策。
对新手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是知识,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读完后,你会发现经济学不是冷冰冰的,而是能帮你更好地理解世界、管理生活、甚至洞察人性。
作者那种轻松的写作风格,让我觉得学习经济学原来也可以这么有趣。每一页都有灵感,每一个例子都能引发思考。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经济学的印象。
读完之后,我学会了一个重要的原则:在生活中,每一个决定都隐含了经济逻辑。理解它,你就能少走弯路,多赚时间与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