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及其不满》基本信息
| 书名 | 全球化及其不满(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
| 作者 |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
| 类别 | 经济学 / 全球化 / 政治经济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9年6月(修订版) |
| ISBN | 9787508698514 |
| 电子书格式 |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78.00 |
《全球化及其不满》内容介绍

《全球化及其不满》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揭开全球化真相的经济学圣经”。在这本书中,斯蒂格利茨从亲历者的角度,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以及美国政府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进行了深刻反思。
作为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亲眼目睹了20世纪末全球化浪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与灾难。他指出,全球化原本应当是一个促进全球繁荣的过程,但由于政策失衡与权力不对称,它反而加剧了贫富差距、引发了金融危机,并导致部分国家陷入长期衰退。
本书揭示了国际经济机构在推行“华盛顿共识”时的种种弊端——过度自由化、私有化与市场化政策,使得许多国家在经济转型中失去自主权,沦为资本流动的牺牲品。斯蒂格利茨认为,市场本身并非万能,缺乏监管的市场只会放大不平等。
他提出了一种“公平的全球化”理念,主张在全球经济秩序中引入社会正义的考量,让全球化的成果惠及更多人,而非仅集中在少数跨国公司与资本集团手中。他认为,真正的经济繁荣必须建立在公平、透明与合作的基础上。
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不是反全球化的呐喊,而是一次理性的警示。它让人们看到,在复杂的全球体系中,经济政策与政治权力如何交织、如何影响数十亿人的命运。对于任何关注世界经济走向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像是一堂深刻的现实经济课。
斯蒂格利茨通过通俗而犀利的笔触,让读者理解全球化背后的逻辑、陷阱与可能的出路。《全球化及其不满》不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乎公平与人类命运的警世之书。
金句20条
- 全球化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管理它。
- 市场的无形之手,若无人引导,终将成为掠夺的手。
- 经济政策不是科学实验,而是影响亿万生命的选择。
- 贫穷国家的危机,往往不是因为他们太懒,而是因为规则不公。
- 当全球化只为富人服务时,穷人的声音便被淹没。
- 自由市场的代价,常常由最无力承受的人来支付。
-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能以他国的崩溃为代价。
- 资本的自由,不应以劳动的束缚为代价。
- 真正的经济增长,是包容性的,而非排他性的。
- 不平等不是偶然,而是制度的产物。
- 自由化的口号下,隐藏着权力的转移。
- 当规则被强者制定,公平便成为奢侈品。
- 全球化的失败,不在于理念,而在于执行者的贪婪。
- 市场不能替代社会责任。
- 政策的成功,不在于数据增长,而在于生活改善。
- 经济学的目标,应该是让人类生活得更好。
- 如果全球化不能被多数人接受,它终将崩塌。
- 我们需要的是合作的全球化,而非竞争的全球化。
- 当金钱凌驾于道义之上,市场便失去了人性。
- 公正与效率不是对立的,而是长久繁荣的双翼。
适合人群
- 对全球经济体系与国际贸易感兴趣的读者。
- 学习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的高校学生。
- 关心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与社会公正问题的人。
- 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希望理解宏观经济环境的决策者。
- 政策制定者与公共管理从业者。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介绍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1943—),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以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闻名,被誉为“现实经济学的良心”。
斯蒂格利茨曾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及首席经济学家,也是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亲身参与了全球化政策制定的过程,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运行机制有深刻理解。
他主张“以人为本的经济学”,反对盲目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倡导政府在经济体系中发挥调节与监管作用。他认为市场失灵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经济政策必须兼顾公平与效率。
斯蒂格利茨不仅是一位经济学者,也是一位社会批评家。他的文字常常尖锐却充满人文关怀,揭示了经济体系中被忽略的伦理与公正维度。
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推动了全球经济政策的反思与改革。他被誉为“全球化时代最敢说真话的经济学家”。
斯蒂格利茨的著作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对全球学术界与政策界都有广泛影响,是当代最受尊敬的经济思想家之一。
作者其他作品
- 《全球化及其不满再思考》
- 《不平等的代价》
- 《自由落体:美国经济危机与全球衰退的陷阱》
- 《公共部门经济学》
- 《信息与市场》
《全球化及其不满》目录
- 第一部分 全球化的承诺与现实
- 第二部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角色与错误
- 第三部分 危机国家的悲剧:东亚、俄罗斯与拉丁美洲
- 第四部分 不平等与不公的根源
- 第五部分 公平的全球化之路
- 第六部分 重新定义全球经济治理
读书笔记
第一次读《全球化及其不满》,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批判国际机构的书,但随着阅读深入,我发现它真正探讨的是权力与规则的本质。斯蒂格利茨并不是反对全球化,而是反对“被操纵的全球化”。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IMF政策的批评。他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行的一刀切经济方案,让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陷阱。这让我开始思考:那些被称为“市场改革”的政策,真的对所有国家都公平吗?
作为新手读者,我感受到作者强烈的人文立场。他用经济学的语言讲述社会的痛点,用数据揭示背后的权力结构。这种理性与温度并存的写作,让我意识到经济不仅是数学模型,更关乎人的命运。
书中还提出一个警示——全球化不应是“赢家通吃”的游戏。发达国家不能只关注资本收益,而忽视全球的社会成本。否则,全球化带来的将不是繁荣,而是分裂与反抗。
这本书也让我理解到,经济学不仅是解释世界的工具,更是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理解它,我们才能看清新闻背后的逻辑,看懂世界运转的机制。
《全球化及其不满》让我重新定义了“经济学家”这个词。真正的经济学家,不是为权力辩护的人,而是敢于揭开真相、让弱者发声的人。
相关电子书推荐
- 《不平等的代价》——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 《资本与意识形态》——托马斯·皮凯蒂
- 《自由选择》——米尔顿·弗里德曼
- 《全球化陷阱》——汉斯-彼得·马丁 / 哈拉尔德·舒曼
-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约瑟夫·熊彼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