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基本信息

| 书名 | 社会契约论(Du Contrat Social) |
| 作者 |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
| 类别 | 政治哲学 / 社会思想 / 启蒙经典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译林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1762年(法文原版首次出版) |
| ISBN | 978-7-100-05645-8(版本略有差异) |
| 电子书格式 | ePub|mobi|txt|azw3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约人民币48–86元(视版本而定) |
《社会契约论》内容介绍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也是近代政治哲学的里程碑之一。全书以一句震撼人心的开篇奠定基调:“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揭示了他对人类社会秩序与自由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卢梭在书中提出“社会契约”的概念,认为合法的政治权力不应建立在暴力或传统之上,而应来源于人民之间自愿达成的契约。这一思想彻底颠覆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为民主与法治的现代政治奠定了哲学基础。
全书分为四卷:第一卷探讨社会契约的必要性与自由的丧失;第二卷阐述主权的本质与“公意”(general will)的概念;第三卷分析政府的组织形式与权力平衡;第四卷则探讨国家的生存与公民德性的关系。卢梭主张真正的主权属于全体公民,任何形式的统治都必须服从“公意”。
《社会契约论》不仅是一部政治理论著作,更是一种精神宣言。它呼吁人类回归自由、平等与公正的理性社会秩序,倡导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国家制度。这部作品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今天读来,《社会契约论》仍是政治哲学的必修课。它提醒我们,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人民的制约,任何自由都必须有共同的责任。卢梭让政治不再是权力的艺术,而是公民理性的契约。
《社会契约论》目录
- 第一卷:论人类社会的起源与自然自由的丧失
- 第二卷:论主权与公意
- 第三卷:论政府形式与职能
- 第四卷:论国家的维持与宗教的作用
金句20条
-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主权属于人民,永不可转让。”
- “法律是公意的体现。”
- “服从自己所制定的法律,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 “社会契约使人从动物变为人。”
- “人民可以转让权力,但不能转让意志。”
- “公意永远旨在公共利益。”
-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有能力自我约束。”
- “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公民的德性,而非君王的权力。”
- “当法律失去权威,暴力便成为秩序。”
- “没有公民德性的自由,只会通向混乱。”
- “权力来自人民,并应为人民服务。”
- “最危险的奴役,是不知自己被奴役。”
- “幸福来自平等,而非财富。”
- “真正的主权者,不是国王,而是人民。”
- “政治的根本,不在权术,而在信任。”
- “契约之上,人人平等;契约之外,皆为压迫。”
- “教育使人懂得自由的边界。”
- “当公意被私欲腐蚀,国家就走向衰亡。”
- “自由的最大敌人,是冷漠的公民。”
适合人群
- 政治学、法学、哲学专业的学生与研究者。
- 关注社会公平、民主制度与公民权利的读者。
- 希望了解西方政治思想起源与现代国家理念的人。
- 对社会结构与权力关系有兴趣的思考者。
- 想提升思想深度、培养独立政治判断力的人。
卢梭介绍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思想家。他以“自然人”“公意”“社会契约”等核心思想,为近代民主政治与现代人文主义奠定了理论根基。
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早年生活贫苦却充满求知欲。他反对虚伪的文明社会,提出“人是生而善的”,主张教育应顺应人性、社会应建立在平等与自由之上。他的思想打破了旧制度的神圣外衣,为革命与自由精神注入哲学力量。
他一生著作众多,包括《爱弥儿》《忏悔录》《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新爱洛伊丝》等。他的文笔既富哲理又饱含情感,使他成为少数既是哲学家又是文学家的思想巨匠。
卢梭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宣言》以及近代宪政制度。他让“人民主权”的观念深入人心,使政治不再是少数人的权力游戏,而成为全民的共同责任。
他曾说:“我宁愿做一个自由的公民,也不做一个荣耀的奴隶。”这句话,不仅定义了他的人生,也定义了现代政治的灵魂。
作者其他作品
- 《忏悔录》
- 《爱弥儿》
-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 《新爱洛伊丝》
读书笔记
1. “第一次读《社会契约论》,我感到它像一本‘人民觉醒的圣经’。” 卢梭的语言简洁却充满力量,他在告诉我们,自由并不是自然赋予的,而是人类通过理性与契约共同创造的成果。
2. “公意”的概念让我印象深刻。 这是理解整本书的核心。卢梭区分了“公意”和“私意”,前者代表共同利益,后者代表个人利益。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取决于它能否让公意高于私意。
3. “服从自己制定的法律,才是真正的自由。” 这句话改变了我对“自由”的理解。自由并非无约束,而是自律的体现。只有当公民自觉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自由才具有意义。
4. “人民主权”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制度设计。 卢梭认为权力必须回归人民,并且通过契约制衡腐败。这种思想成为后来民主宪法的核心理念。
5. “新手读这本书,会感觉抽象,但越读越清晰。” 它不是革命宣言,而是思想训练。你会慢慢明白,政治不是操纵,而是责任;不是服从,而是参与。
6. 我的总结: 《社会契约论》让我理解到,自由与平等从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而是人类理性与勇气的成果。它不是过去的理论,而是今天仍在继续的“契约”。
相关电子书推荐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
- 《政府论(下篇)》—— 洛克
-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
- 《自由论》—— 密尔
- 《国富论》—— 亚当·斯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