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基本信息
| 书名 | 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
| 作者 | 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 |
| 类别 | 全球化 / 经济学 / 商业趋势 |
| 出版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6年中文版(英文版2005年出版) |
| ISBN | 9787535750071 |
| 电子书格式 | PDF | ePub | mobi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68.00(参考定价) |
《世界是平的》内容介绍

《世界是平的》是美国著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全球化时代的经典著作。书名中的“平”并不是指地理意义上的地球,而是指经济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平等化”与“扁平化”趋势——即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竞争力和机遇上变得越来越接近。
弗里德曼通过大量实地调查与真实案例,描述了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普及、外包与供应链整合如何彻底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他指出,科技的发展正在消除地理界限,让个人、公司与国家都能在同一竞争舞台上协作与竞争。
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十个让世界变平的力量”,包括柏林墙倒塌、网景浏览器的诞生、工作流程数字化、搜索引擎的崛起、外包、离岸、供应链协同与开源社区等。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信息流动与价值创造的全球化,使得地球仿佛“被拉平”。
作者并非一味歌颂全球化,他也敏锐地洞察到其带来的挑战——如贫富差距、劳动力结构变化、文化冲突与环境问题。他呼吁各国政府、企业与个人必须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否则将被新世界的竞争机制所淘汰。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全球化的宏观叙事,更是一本关于个人在新经济时代如何自处的指南。弗里德曼用生动的语言让复杂的全球经济逻辑变得直观可懂,使读者意识到:在“平的世界”中,竞争不再来自隔壁,而可能来自地球另一端。
《世界是平的》出版后风靡全球,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是理解21世纪经济、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必读之作。
金句20条
- 世界变平了,但机会也变窄了,只有学习者才能立足。
- 竞争不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而是个人与个人之间。
- 当你在睡觉时,你的竞争对手可能正在加班学习。
- 全球化的核心是协作,而非对抗。
- 世界变平的那一刻,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中心。
- 信息的自由流动,重新定义了权力的分配。
- 今天的穷国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创新中心。
- 在一个扁平的世界里,懒惰将是最昂贵的错误。
- 教育是全球竞争中唯一的长期武器。
- 互联网让普通人获得了与大企业相同的工具。
- 平的世界并不意味着平等,而是更残酷的竞争。
- 外包不是剥夺工作,而是优化资源的自然过程。
- 适应力将取代传统的稳定成为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 创新者无处不在,机会也不再垄断。
- 一根光缆,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 成功不再属于强者,而属于最快学习的人。
- 世界是平的,但心态决定你能看到多远。
- 未来不属于看见趋势的人,而属于行动者。
- 边界在消失,责任却在增长。
- 全球化不是选择,而是现实。
适合人群
- 对全球化、科技与商业趋势感兴趣的读者。
- 创业者与跨国企业管理者,理解全球竞争格局。
- 高校学生与研究者,学习全球经济运行逻辑。
- 政策研究人员与投资者,洞察国际经济趋势。
- 普通读者,希望开阔视野、理解世界变化。
托马斯·弗里德曼介绍
托马斯·L·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1953–)是美国著名的记者、作家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三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他以犀利的国际视角与深度分析著称,被誉为“全球化时代的记录者”。
弗里德曼毕业于布兰代斯大学和牛津大学,早年曾担任《纽约时报》中东事务记者,长期报道以色列、黎巴嫩和海湾地区的政治冲突,这段经历让他深刻理解全球政治与经济的交织。
他在全球化研究方面的贡献极为突出,《世界是平的》被视为对21世纪经济格局最具影响力的解读之一。除了宏观视野,弗里德曼也关注教育、环境与创新等主题,主张以可持续的方式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弗里德曼善于用故事讲述复杂的全球趋势。他的写作风格理性又充满人文关怀,强调个人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竞争力与道德责任的重要性。
他的作品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经济学人》和《时代周刊》的推荐榜单,被誉为“全球化的思想地图绘制者”。
作者其他作品
- 《热、平、拥挤的世界》(Hot, Flat, and Crowded)
- 《雷克萨斯与橄榄树》(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 《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From Beirut to Jerusalem)
- 《感谢你迟到》(Thank You for Being Late)
- 《绿与蓝的力量》(Longitudes and Attitudes)
《世界是平的》目录
- 序章:世界在一夜之间变平了
- 第一章 十个让世界变平的力量
- 第二章 新型竞争者的崛起
- 第三章 协作的新时代
- 第四章 外包、离岸与供应链革命
- 第五章 信息流动与知识爆炸
- 第六章 全球化的阴影与挑战
- 第七章 教育、创新与个人竞争力
-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新全球议程
- 结语:如何在“平的世界”中找到立足之地
读书笔记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在读《世界是平的》时最强烈的感受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化比想象中更快。作者以记者的视角,用真实案例讲述了全球化的力量,让人既兴奋又有些恐惧。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十个让世界变平的力量”。原来,全球化并不是政府推动的结果,而是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的自然演化。当我意识到印度程序员和我在同一时间为同一家公司工作时,我真正明白了“世界变平”的含义。
弗里德曼的写作让我重新审视“竞争”这个词。在过去,竞争意味着地理距离和资源差距;而现在,竞争是一种能力的较量——谁学习得快,谁适应得快,谁就能在全球化的舞台上生存。
书中也提醒我们,平的世界并不意味着公平。信息技术带来机会,但也放大了不平等。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与持续学习将成为未来最关键的“护城河”。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本书尤其有现实意义。中国正是“世界变平”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读完之后,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在全球化时代,个人的学习速度与自我升级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这本书让我改变了思考方式——从“国家竞争”转向“个人竞争”。在这个时代,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参与者与建设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