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四重奏》基本信息
| 书名 | 四个四重奏(Four Quartets) |
| 作者 | T·S·艾略特(T. S. Eliot) |
| 类别 | 诗歌 / 哲学文学 / 现代主义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1943年(合集版;中文版2005年) |
| ISBN | 9787532740562 |
| 电子书格式 | PDF|ePub|mobi|azw3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68(以出版社为准) |
《四个四重奏》内容介绍

《四个四重奏》是 T·S·艾略特晚期的代表作,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哲理深度的诗歌之一。这部作品由四首长诗组成——《焦灼的诺顿》《伊斯特·科克》《干旱的救助》《小吉丁》,每一首都围绕“时间、永恒与救赎”展开,如同四个乐章共同奏响一首灵魂交响曲。
诗中,艾略特试图回答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时间的意义、记忆的重量、灵魂的去向。他将基督教神学、东方禅思与现代生活的焦虑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静默而深邃的语言节奏。这不仅是一部诗集,更是一场哲学的冥想。
四个四重奏相互呼应,既是个人的精神旅程,也是整个文明的反思。从战争的破碎与混乱,到人类内心的荒原,艾略特用诗歌探寻“在喧嚣中保持宁静”的可能。他以音乐性的节奏与循环的意象,让读者在诗中体验“永恒的瞬间”。
阅读这部作品,需要放慢节奏,进入诗的呼吸节拍。它不是一目了然的诗,而是一首要被反复聆听的“心灵交响曲”。它提醒我们:时间会流逝,但在“静止之点”上,灵魂或许能触及永恒。
《四个四重奏》是一种精神上的朝圣,它不教你如何生活,而是教你如何“感受存在”。它的意义,不在答案,而在追寻。
金句20条(中译)
- 我们永不停息地探索,所有探索的终点,是回到出发之地,并第一次真正认识那里。
- 当下的时间与过去的时间,也许都存在于未来的时间中。
- 在旋转的世界中心,有一个静止之点。
- 脚步声在记忆中回荡,沿着我们未曾走过的走廊,通向那扇从未开启的门。
- 人类几乎无法承受太多的现实。
- 在我的开端里,已埋下了我的终结。
- 去年的话属于去年的语言,而新年的话,正等待新的声音。
- 我们在知识中失去了智慧,在信息中失去了知识。
- 唯有通过时间的消逝,才能征服时间。
- 我们所能获得的唯一智慧,是谦卑的智慧。
- 在思想与行动之间,在冲动与实现之间,坠落着阴影。
- 教会我们去关心,也教会我们不要太在意;教会我们静坐不动。
- 你是音乐,而音乐正在奏响。
- 所谓开始,往往意味着结束;而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 光明与黑暗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
- 过去并未过去,它仍在当下呼吸。
- 静默,是理解世界的前提。
- 真正的信仰,不在言语中,而在沉默中。
- 时间既是毁灭者,也是救赎者。
- 在那静止的时刻,一切都汇聚为一体。
适合人群
- 对现代诗歌与哲学文学感兴趣的读者
- 希望通过诗歌思考“时间与存在”问题的人
- 喜欢慢读、愿意进入内心世界的文学爱好者
- 正在经历迷茫、焦虑、寻求精神意义的成年人
- 研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或宗教诗学的学生与学者
艾略特介绍
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现代主义文学巨匠、诗人、剧作家与评论家,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作以深刻的宗教思考与语言的音乐性著称,被誉为“现代诗歌的灵魂建筑师”。
艾略特早年生于美国圣路易斯,后定居英国。他在哲学与文学之间游走,将古典精神与现代意识融合,创造出一种既冷峻又灵性的诗歌形式。他的作品不是“抒情”,而是“思辨”。
从《荒原》的混乱与绝望,到《四个四重奏》的宁静与救赎,艾略特的创作轨迹映射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精神荒原中寻找信仰的过程。他认为,诗歌的职责不是安慰人,而是让人直面真相。
他深受但丁、莎士比亚与东方思想影响,尤其在晚期作品中,呈现出一种超越宗教界限的冥想精神。他的文字既冷静,又带有内在的温度,让人读后久久回味。
艾略特一生创作丰厚,对20世纪文学影响深远。他将诗歌从浪漫的抒情,推向了理性的哲学层面,使之成为探索“存在”的艺术形式。
作者其他作品
- 《荒原》(The Waste Land)
- 《圣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
- 《老负鼠的猫经》(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
- 《教堂谋杀案》(Murder in the Cathedral)
- 《诗与剧》(Poetry and Drama)
《四个四重奏》目录
- 第一乐章:《焦灼的诺顿》(Burnt Norton)
- 第二乐章:《伊斯特·科克》(East Coker)
- 第三乐章:《干旱的救助》(The Dry Salvages)
- 第四乐章:《小吉丁》(Little Gidding)
读书笔记
1. 初读《四个四重奏》,感觉像走进一座寂静的教堂。每一个词都像石柱,每一段诗都回荡着时间的回声。对新读者而言,这不是一首“易懂”的诗,而是一种精神体验。
2. 艾略特的诗要求慢读。每一个句子都在谈论时间,却又超越时间。他让我明白,人活在时间里,却总在寻找时间之外的意义——这正是现代人焦虑的根源。
3. 我最震撼的,是诗中关于“静止”的思想。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我们常常奔跑,却忘了停下脚步。艾略特提醒我们,唯有在静默中,才能真正理解生活。
4. 《四个四重奏》让我想起冥想或修行的状态。诗中没有教条,只有提问。它不直接给答案,却让你在阅读中反思自己的人生、信仰与时间的流向。
5. 对新手而言,这本书可能晦涩,但不要急着“读懂”。只需感受文字的节奏和心的共鸣。每一次重读,你都会在不同的年纪读出不同的理解。
6. 最后,我理解了艾略特的那句话:“我们永不停息地探索。”——诗歌的意义不是终点,而是旅途本身。《四个四重奏》就是这样一段灵魂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