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五衰》基本信息

| 书名 | 天人五衰 |
| 作者 | 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 |
| 类别 | 现代文学 / 哲学小说 / 日本文学 / 象征主义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8年5月(简体中文版) |
| ISBN | 9787532786135 |
| 电子书格式 | PDF|ePub|mobi|azw3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约48元(视版本而定) |
《天人五衰》内容介绍
《天人五衰》是三岛由纪夫“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终篇,也是他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小说。全书写于他自尽前不久,被视为他精神与思想的终极总结。这部作品以死亡、轮回与堕落为主题,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终极衰败与灵魂的疲惫,是一部兼具美学、宗教与哲理深度的文学绝唱。
小说的故事继续前作《晓寺》的情节,讲述主人公松枝清显晚年的心灵旅程,以及青年安永透(被认为是转世的“轮回之人”)的出现。三岛通过两人之间复杂的精神纠葛,揭示了日本社会在物质繁荣之下的精神崩坏。清显对轮回的执着,逐渐演变为对永恒虚无的认知,而透的存在,象征了“人性与信仰的终极裂解”。
书名“天人五衰”出自佛教典故,意为天界众生在死亡前经历的五种衰败。三岛以此为象征,将人类文明比作一个即将腐朽的神祇,光华外表之下掩盖着无尽的空虚。小说的语言冷静而华丽,带有末世气息的美学,既是诗意的,也是绝望的。
在这部作品中,三岛彻底抛弃了浪漫主义的希望。他通过象征性的叙事结构,让读者感受到“精神之死”的必然性。爱、信仰、救赎、欲望——这一切在他笔下都化为虚空。全书弥漫着一种极致的悲凉,却又庄严得如宗教仪式。
《天人五衰》不仅是对“丰饶之海”系列的完结,更是三岛对自己生命的终极隐喻。小说完稿当天,三岛切腹自尽,为文学史留下了震撼人心的一幕。这部作品因此被视为“文学与生命融合的象征”。
《天人五衰》目录
- 第一章:轮回的终焉
- 第二章:安永透的出现
- 第三章:虚无的信仰
- 第四章:天人的堕落
- 第五章:五衰的象征
- 第六章:寂灭之海
金句20条
- “衰败本身,也是一种美。”
- “灵魂的光芒,在坠落时最为耀眼。”
- “人类不是活着,而是在慢慢死亡。”
- “真正的永恒,只存在于毁灭之中。”
- “信仰的尽头,是虚无。”
- “我看见世界的美,却再也无法相信它。”
- “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存在的证据。”
- “天人堕落时,仍在微笑。”
- “美与腐朽,从来是一体两面。”
- “虚伪的光,才是最危险的美。”
- “神死之后,人类便开始模仿祂。”
- “幸福是灵魂最后的幻觉。”
- “一切真理都指向虚无。”
- “文明的终点,是对意义的厌倦。”
- “肉体衰败时,精神也随之腐烂。”
- “我所信仰的,不过是毁灭的秩序。”
- “每一个黎明,都是一场堕落。”
- “被诅咒的美,比善良更接近真理。”
- “所有的结束,都是完美的开始。”
- “死去的天人,依然微笑着俯视尘世。”
适合人群
- 喜欢哲学与宗教象征文学的读者
- 对日本现代文学与存在主义感兴趣的研究者
- 欣赏诗意、象征性叙事的文学爱好者
- 探索人性、信仰与虚无主题的读者
- 希望理解三岛文学思想全貌的高级读者
三岛由纪夫介绍
三岛由纪夫(1925–1970),原名平冈公威,日本战后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思想家与剧作家。他的作品以极端的美学与死亡哲学著称,探讨“生命、肉体、信仰与毁灭”之间的关系。三岛的文学语言华丽、冷峻且充满象征意味,被誉为“日本文学的最后一位古典主义者”。
三岛由纪夫在文学与思想上追求完美与统一,他崇尚武士道精神,认为真正的美应当以牺牲为代价。其人生与创作密不可分,《假面的告白》《金阁寺》《潮骚》《天人五衰》等作品展现了他对“理想之美”的极端追求。
《天人五衰》是三岛文学的终极体现——在理性与疯狂、光辉与衰败之间,他完成了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审判。他以佛教“天人五衰”为象征,揭示了人类文明走向自我毁灭的宿命。
除了文学创作,三岛也以思想家和社会行动者的身份为人熟知。他主张通过“行动的美”重塑日本精神,并最终在现实中以自裁的方式实现了自己文学的终结,留下无数争议与敬畏。
三岛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以一种极致的方式证明:文学不只是文字的艺术,更是灵魂的战场。
作者其他作品
- 《假面的告白》
- 《金阁寺》
- 《潮骚》
- 《丰饶之海》四部曲(《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
- 《爱的饥渴》
- 《午后的曳航》
读书笔记
1. 《天人五衰》是理解三岛精神世界的终点站。 对新读者而言,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较高,但它也是最能代表三岛思想精髓的作品。它不是一部纯粹的小说,而是一场关于人类命运与信仰崩塌的思想对话。
2. 作品的氛围冷峻而神秘。 初读时,你可能会被其中的象征和哲理迷惑,但随着深入,你会发现这是一部关于“死亡的美学”的长诗。三岛将生与死、信仰与虚无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近乎宗教的叙事体验。
3. 从新手的角度出发,理解“天人五衰”需要耐心。 它并非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而是在探索存在的意义。安永透的轮回象征着灵魂的循环,而清显的绝望则代表理性在终极真理面前的崩塌。这种象征性的写法,需要读者去感受,而非分析。
4. 《天人五衰》展现了三岛对“美”的终极理解。 在他看来,美并不在于永恒,而在于毁灭的那一刻。就像凋零的花比盛开的花更动人。小说中的每一个衰败细节,都闪烁着一种悲剧的光辉。
5. 对现代读者而言,这部作品是一面镜子。 它让我们看到,在物质繁荣和精神空虚的时代,人类仍在重复“天人的五衰”。信仰消散、欲望横行、理性崩塌——三岛预见了现代社会的病症。
6. 读完这本书,你会明白三岛为何选择自尽。 对他而言,《天人五衰》不是结尾,而是完成。他用文学完成了思想,用生命完成了艺术。这种极致的统一,也正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启示。
相关电子书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