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ePub|mobi|txt电子书下载

《铁皮鼓》基本信息

《铁皮鼓》ePub|mobi|txt电子书下载

书名 铁皮鼓
作者 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
类别 文学小说 · 魔幻现实主义 · 战后德国文学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9月(译林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 9787020163688
电子书格式 ePub|mobi|txt
资源下载方式 百度网盘下载
语言 简体中文
定价 约98元(以实际定价为准)

《铁皮鼓》内容介绍

《铁皮鼓》是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于1959年出版的代表作,也是其“但泽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奥斯卡·马策拉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位决定在三岁时停止成长的男孩,通过一只铁皮鼓见证并参与了20世纪上半叶德国社会、文化与历史的巨大变迁。

故事始于但泽(现今波兰格但斯克)一户家庭,奥斯卡在母亲怀孕期间就“拥有”了非凡的视角。他在满三岁生日那天获得一只铁皮鼓,决定永不再长高,以此作为对成年世界及其庸俗、商业化、制度化道路的反抗。他的身体停留在儿童阶段,却拥有成人的意识和语言,他用鼓声和尖叫影响那些成年人熟视无睹的现实。

随着纳粹主义的崛起、二战的爆发及战后的德国重建,奥斯卡游走于战争、罪行、逃亡、艺术与个人欲望之间。他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既是批判者,又是被结构所操控的怪兽。在“停止成长”的身体之下,是对时代荒诞性的深刻洞察。正如《卫报》评价,本书“用三词总结了20世纪”。

文学风格方面,《铁皮鼓》融合了魔幻现实主义、荒诞主义与历史小说的元素。奥斯卡的鼓声能震碎玻璃,他的身材定格在三岁,人物荒诞却真实,他的声音、鼓声、叙述让现实与幻想缠绕。通过一个“停长不长”的孩子,格拉斯揭露了成年世界的虚伪、暴力和荒诞。

这不仅是一部反映德国历史的小说,更是一部关注权力、记忆、集体与个人的文学作品。奥斯卡身上的铁皮鼓不仅是玩具,更象征着反抗、见证、声音与沉默。读完这本书,你会意识到:历史不是冷冰冰的事件,而是由无数个声音、决策、身体、物件交织而成。本书提醒我们,哪怕个体看似微小,却能用自己的声音敲击整个时代的玻璃。:contentReference[oaicite:5]{index=5}

总体而言,《铁皮鼓》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它随同文学、历史和政治一次次冲撞。它要求读者不仅看“发生了什么”,还要追问“为什么发生”、 “谁在沉默”、 “谁在鼓声之外”。作为一部经典,它既让人感受时代风暴的冲击,也让人思考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位置。

《铁皮鼓》目录

  1. 第一册
  2. 第二册
  3. 第三册

(注:具体章节标题因版本略有差别,此处为大致册分结构)

金句20条

以下为原创整理,非逐字摘录,仅供理解与反思:

  1. “我在三岁时停止长高,却开始用声音丈量世界。”
  2. “铁皮鼓不是我的玩具,而是一件武器,一种控诉,一种见证。”
  3. “成年人用衡量和制度把世界割裂,我却用鼓声和沉默打碎它们。”
  4. “在但泽,我发现自己既是旁观者也是加害者。”
  5. “历史不是高台上的演说,而是一个小男孩的鼓点。”
  6. “停止成长,并不意味着停止思考。”
  7. “当玻璃被我的尖叫震碎,世界也开始听见我的抗议。”
  8. “荒诞的时代,需要荒诞的身体去回应。”
  9. “权力最怕有声音,那些信誓旦旦的沉默越响亮。”
  10. “真正的叛逆,不是吵闹,而是让沉默成为可听见的。”
  11. “我的鼓声击打的,是成年人的铁皮心墙。”
  12. “在战争里成长的孩子,用鼓声替代了童年的摇篮曲。”
  13. “我既保存了三岁的身高,也承担了一个时代的重量。”
  14. “社会用规则绑住我们,我用鼓槌敲醒它们。”
  15. “那些被遗忘的真相,都躲在一个孩子的鼓声之后。”
  16. “成长本该是一条线,可在我的世界里,它成了一圈圈的鼓声。”
  17. “成年人在制造历史孩子在记录历史,我选择两者兼做。”
  18. “一只鼓、一双耳朵、一颗心,能胜过一个国家的沉默。”
  19. “我在微小中坚持,在荒诞中反抗,在鼓声中存活。”
  20. “也许我永远长不大,但我懂得声音的力量。”

适合人群

  • 对20世纪欧洲历史、二战及战后德国文学感兴趣的读者。
  • 喜欢魔幻现实主义、有强烈叙述与象征意味的文学作品的读者。
  • 愿意挑战较长篇幅(约600页)且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小说的新手或进阶读者。
  • 对社会制度、权力结构、记忆与个人关系有探究欲望的读者。
  • 希望透过一个非典型叙述者(孩子身体、成年人思考)来反思人生和时代的读者。

君特·格拉斯介绍

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1927-2015)是德国战后最具标志性的文学家之一,197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出生于但泽(现格但斯克)附近,经历了二战、纳粹德国的兴起与崩塌、东德/西德分裂及统一。他的创作常围绕德国历史、集体记忆、身份认同等主题展开。

格拉斯的写作风格独具一格:他将政治批判、历史反思、魔幻元素与幽默讽刺融合在一起。他的语言时常荒诞、象征丰富,却又扎根于严肃的社会事实与人性探问。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既被视为文学经典,也具备极强的时代意味。

作为但泽三部曲中的《铁皮鼓》首部,格拉斯成功地以一个停止成长的孩子为视角,展示了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崛起与毁灭。他随后创作的作品不断延伸历史的刻度、个体的责任与集体的记忆,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创作体系。

格拉斯不仅是小说家,同时还涉猎诗歌、剧本、绘画。他常常亲自绘制自己作品的封面,或将文字与视觉艺术结合。他的多重身份也体现了“作家即公民”“艺术即行动”的理念。

虽然他获得了许多荣誉,但格拉斯从未回避争议。他晚年对自己当年曾加入希腊党卫队的问题公开忏悔,引发文学界、社会舆论的广泛讨论。这也显示出他作为公众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自省态度。

作者其他作品

  • 《猫与老鼠》 — 君特·格拉斯(Cat & Mouse)
  • 《狗的岁月》 — 君特·格拉斯(Dog Years)
  • 《鳗鱼》 — 君特·格拉斯(The Flounder)
  • 《蟹行》 — 君特·格拉斯(Crabwalk)
  • 《剥洋葱》 — 君特·格拉斯(Peeling the Onion)

读书笔记

作为一个文学小说的新读者,我第一次挑战《铁皮鼓》时,被它的长度和结构吓了一跳。但随着阅读推进,我逐渐体会到其中的节奏:主人公奥斯卡停长的身体反而让他的观察、叙述更加敏锐,这种反差成为阅读的一大驱动力。

读奥斯卡用鼓声回应成年世界的荒诞时,我常常停下来想:如果我是那个孩子,我会怎样选择?他决定永远停在三岁,是对父权、成人世界、制度化成长的抗议。我的内心也被拉回审视自己成长路径:我是否太快、太顺从地“长大”了?

小说里混杂着历史、幻象、讽刺与童年的视角。我一度在“玻璃被尖叫震碎”“鼓声让成年人屈服”这些荒诞场景前停顿,试图弄清它们与现实历史之间的关系。后来我接受了一个事实:这本书不是让你“一步步明白”,而是让你“感受一种张力”。

我也注意到,作者用但泽、小男孩、鼓、声音这些符号重复出现。作为新手,我开始记录下这些符号,然后思考它们可能代表什么:家族伤痕、民族记忆、成人世界的虚伪、时间的荒诞。慢慢地,我觉得阅读这本书像在解一个层层嵌套的谜,而不是消磨时间。

读完后,我最大的收获是:文学可以如此大胆,把历史的宏大场景压缩到一个停止长大的孩子身上,让他用鼓声质问时代。而我也发现自己更愿意在日常中停下来听“鼓声”——也就是那些被忽视的声音、被压制的记忆、被绕开的真相。对于我这样刚接触经典文学、愿意挑战思考深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堂慢读课。

虽然我还没有完全理解所有象征和历史细节,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它不提供答案,却让你不断发问。它不安慰你,却让你更真实地面对自己。如果你愿意用“停留”而不是“赶完”的方式读这本书,它将带来远比情节更深的回响。

相关电子书推荐

  • 《追忆似水年华》(上下册) — 马塞尔·普鲁斯特:经典意识流小说,通过主人公对时间、记忆、人生的反复回忆,与《铁皮鼓》中对时代与个体的叙述形成有趣对照。
  • 百年孤独 —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经典,从家族、历代、时代的视角展开,适合喜欢象征叙述与历史宏观视野的读者。
  • 《未来之主》(The Master and Margaret) —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将荒诞、历史、政治与宗教交织,风格与《铁皮鼓》有异曲同工之处。
  • 《动物农场》 — 乔治·奥威尔:虽篇幅更短,却通过寓言的方式揭露权力、集体、个人的关系,是一本“以小见大”的经典。
  • 《看不见的人》 — 赫尔曼·黑塞:探讨个体在社会中的异化与反抗,适合喜欢沉思、反省、文学深刻感受的读者。
下载权限
查看
  • 免费下载
    评论并刷新后下载
    登录后下载
  • {{attr.name}}:
您当前的等级为
登录后免费下载登录 小黑屋反思中,不准下载! 评论后刷新页面下载评论 支付以后下载 请先登录 您今天的下载次数(次)用完了,请明天再来 支付积分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支付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您当前的用户组不允许下载升级会员
您已获得下载权限 您可以每天下载资源次,今日剩余
文学电子书

《美国众神》PDF|ePub|mobi|azw3|txt电子书下载

2025-11-14 12:22:34

文学电子书

《四叠半神话大系》ePub|mobi电子书下载

2025-11-14 13:16:2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