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经济学》基本信息
| 书名 | 卧底经济学(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
| 作者 |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 |
| 类别 | 经济学 / 商业 / 社会学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1年中文版(英文版2005年出版) |
| ISBN | 9787508626796 |
| 电子书格式 | PDF | ePub | mobi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59.00(参考定价) |
《卧底经济学》内容介绍

《卧底经济学》是英国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以生动、有趣、接地气的方式,揭示了经济学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逻辑。哈福德不讲艰深的公式,也不高谈复杂的理论,而是带领读者“卧底”日常生活,从一杯咖啡、一张地铁票、一栋房子的价格背后,解读经济学的真实运作机制。
书中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它把经济学从象牙塔里“拽”了出来。哈福德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供需关系、信息不对称、价格歧视、外部性等经济学核心原理。他认为,经济学的本质不是关于金钱,而是关于选择——每一个价格、每一个优惠、每一个排队现象背后,都是激励与约束的结果。
他用“星巴克的咖啡”为例,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咖啡在不同地段价格不同;用“地铁票价”来说明垄断市场如何影响消费者福利;用“银行贷款”说明信息不对称与风险的博弈。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哈福德揭示了看似平凡的市场现象背后,隐藏着极具逻辑的经济规律。
这本书不仅让经济学变得好玩,更让读者学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看到激励结构、思考机会成本、理解行为动机,从而更聪明地做决策。它让人意识到:经济学不只是分析国家经济的学问,更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行为指南”。
哈福德主张,真正的经济学家不是在办公室做模型,而是能在超市、街头、银行、甚至婚姻中,看到经济规律的运作。他以幽默的叙述方式,证明了经济学不仅有趣,更是一种理解世界的“超级工具”。
这本书在出版后被誉为“最有趣的经济学入门读物”,影响了无数学者、企业家和普通读者的思维方式。
金句20条
- 经济学不在教室里,而在街头的每一次交易中。
- 每一个价格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 你买的不是咖啡,而是“地段”和“身份”。
- 价格是市场最诚实的语言。
- 所有经济问题,本质上都是激励问题。
- 看似免费的东西,往往代价最高。
- 经济学就是在有限资源下做出最优选择。
- 聪明的公司不是最便宜的,而是最懂你心理的。
- 市场不是公平的,但它是高效的。
- 看懂激励结构,你就能预测行为。
- 消费者并非总是理性,但市场会利用你的非理性。
- 供求关系决定一切——甚至是爱情市场。
- 经济学让你看到别人忽略的机会成本。
- 想赚钱,先理解人为什么花钱。
- 复杂的问题,往往藏着简单的激励逻辑。
- 每个价格标签,都是一次心理战。
- 信息就是力量,信息差就是利润。
- 经济学不会让你更有钱,但会让你少被割韭菜。
- 市场不是完美的,但比人类更少情绪化。
- 真正的经济学家,懂得从细节看世界。
适合人群
- 经济学入门读者,想从生活角度理解经济原理的人。
- 创业者、营销人员,希望掌握消费者心理与价格策略的人。
- 投资者,希望了解市场规律与人类行为逻辑的人。
- 大学生、职场人,希望提升逻辑思维与决策能力的人。
- 对社会现象背后经济逻辑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蒂姆·哈福德介绍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国经济学家、作家与BBC专栏主持人,被誉为“英国最擅长讲故事的经济学家”。他毕业于牛津大学,长期为《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媒体撰稿,以独特的洞察力和幽默的表达方式,将复杂的经济学理论转化为人人能懂的故事。
哈福德的写作风格兼具学术深度与大众趣味,他相信“经济学应该让每个人都能读懂”,因此他的书常常用生活实例解释宏观理论。从咖啡价格、交通堵塞到二手市场,他用“卧底”的视角揭示市场背后的心理博弈。
除了写书,哈福德还主持BBC热门节目《更多或更少》(More or Less),专门解读媒体中的数据与经济误区。他以幽默又精准的分析赢得全球读者喜爱,被誉为“经济学界的福尔摩斯”。
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青年读者重新理解经济学,推动了“行为经济学”与“微观经济观察”在大众领域的普及。他被《时代》杂志称为“让经济学重新变得性感的人”。
哈福德的核心理念是:经济学不在教科书里,而在我们的每一个选择中。理解经济逻辑,就是理解人性与世界的运转规则。
作者其他作品
- 《卧底经济学2:商业的真相》(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Strikes Back)
- 《混乱》(Messy: The Power of Disorder to Transform Our Lives)
- 《逻辑思考的艺术》(Adapt: Why Success Always Starts with Failure)
- 《如何做聪明的决策》(Fifty Things That Made the Modern Economy)
- 《卧底数据学》(The Data Detective)
《卧底经济学》目录
- 序章:为什么咖啡那么贵?
- 第一章 谁在赚你的钱?
- 第二章 价格歧视的艺术
- 第三章 超市与地铁的隐形经济学
- 第四章 房价、地段与垄断力量
- 第五章 信息不对称:谁掌握了秘密?
- 第六章 市场失灵与外部性
- 第七章 政府为什么干预市场
- 第八章 从个人激励到社会选择
- 结语: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读书笔记
第一次读《卧底经济学》,我被作者那种“把经济学讲得像侦探小说”的能力震惊到。过去我总觉得经济学很枯燥,但哈福德却让我看到,它其实无处不在。每一次排队、打折、竞价、房租上涨,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经济逻辑。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星巴克的价格策略”那一章。作者揭示了品牌与地段定价的心理博弈——我们以为自己在选择咖啡,其实是在选择身份和体验。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价格不是成本的反映,而是认知的反映”。
作为新手读者,我开始学会用经济学思维看世界:为什么电影院爆米花这么贵?为什么地铁高峰期仍然拥挤?为什么奢侈品牌从不打折?哈福德用简单的逻辑解释复杂问题,让我重新认识了消费与市场的本质。
读到中后段,我意识到经济学其实是一种“思考方式”——它让我们理解激励、选择、权衡与资源配置。这种能力,不仅能用在投资决策上,更能用在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上。
书中最宝贵的,是让我们看到经济学的“人性面”。原来市场并非冷冰冰的系统,它由成千上万怀揣欲望与恐惧的人组成,而价格只是他们集体情绪的结果。
总的来说,《卧底经济学》让我彻底告别了对经济学的恐惧,也让我发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理解世界的荒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