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基本信息

| 书名 | 一个人的遭遇(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 / Fate of a Man) |
| 作者 |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Mikhail Sholokhov) |
| 类别 | 文学 / 战争 / 人性 / 社会现实主义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1957年(俄文初版) |
| ISBN | 978-7-02-012874-8(中文版) |
| 电子书格式 | ePub|mobi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约30–50元(视版本而定) |
《一个人的遭遇》内容介绍
《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著名作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经典短篇小说,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中最具人性光辉的战争叙事”。这部作品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苏联士兵安德烈·索科洛夫在战争与苦难中的命运故事,展现了人类精神在极端逆境中的顽强与尊严。
小说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索科洛夫从家庭幸福到战火失去一切,再到收养孤儿重获生命希望的全过程。作者没有夸张的英雄主义,而是以冷静的笔触揭示战争给人带来的创伤与绝望,同时传达出人性中最温柔、最坚强的部分。
这部作品的力量在于“平凡中的伟大”。肖洛霍夫笔下的索科洛夫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而是一个与痛苦抗争、与命运博弈的普通人。他失去了妻子与孩子,却仍然选择坚强地活下去,用善良抚慰另一颗孤独的灵魂。
《一个人的遭遇》是战争文学的杰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的小说。它用朴实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战争摧毁肉体,却无法摧毁信念;苦难让人流泪,但也让人懂得爱的价值。肖洛霍夫以诗意的现实主义,呈现了苦难中最耀眼的尊严。
小说虽短,却情感浓烈、结构紧凑。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生命的痛感与温度,读完之后,仿佛能听见那个时代的叹息与希望。它不仅是对战争的控诉,更是对人性的颂歌。
《一个人的遭遇》目录
- 一、命运的转折
- 二、战争的阴影
- 三、失去与孤独
- 四、绝望的边缘
- 五、重生的希望
- 六、人与命运的和解
金句20条
- “命运可以夺走一切,却夺不走一个人的尊严。”
- “真正的英雄,不是打败敌人,而是打败命运。”
- “在废墟中,依然有人心中有光。”
- “我失去了世界,却仍要学会微笑。”
- “战争让人流血,也让人明白什么是爱。”
- “人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
- “在最黑暗的夜晚,只有希望是唯一的火光。”
- “善良是人类最后的堡垒。”
- “生活打碎了我,但我仍然选择去拥抱它。”
- “孤独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出发的起点。”
- “当一个人愿意去爱另一个灵魂,他就战胜了死亡。”
- “泪水洗不去痛苦,却让心变得柔软。”
- “真正的勇气,是在绝望中依然坚持做人。”
- “战争摧毁家园,却无法摧毁父爱。”
-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拥有,而在于给予。”
- “有时,一个拥抱能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
- “苦难教会人沉默,也教会人理解他人。”
- “人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爱的人。”
- “当灵魂被撕裂,温情便成了唯一的缝线。”
- “只要还记得爱,人就没有彻底输给命运。”
适合人群
- 热爱俄罗斯与苏联文学的读者
- 关注战争、人性与命运主题的文学爱好者
- 希望从苦难中寻找力量与希望的读者
- 哲学与社会学研究者,对人类精神史感兴趣者
- 需要精神疗愈与情感共鸣的普通读者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介绍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肖洛霍夫(Mikhail Aleksandrovich Sholokhov,1905–1984)是苏联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1955年获列宁文学奖,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以深刻描写俄罗斯社会变革中的普通人命运而闻名,被誉为“苏联灵魂的记录者”。
肖洛霍夫出生于顿河地区,自幼目睹哥萨克农民的生活。他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学训练,却凭借天赋与生活经验创作出具有史诗气质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并非英雄,而是普通的农民、士兵与劳动者,他们的命运构成了苏联文学最真实的底色。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这部作品以宏大的叙事与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俄国革命时期的社会动荡,被誉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个人的遭遇》则以短篇的形式凝结了同样的精神深度与人性光辉。
肖洛霍夫的语言质朴、真实、富有感染力,他擅长通过平凡的故事展现伟大的情感。他的创作中蕴含着深沉的悲悯与人道主义关怀,对人类苦难与尊严的表达具有永恒价值。
他一生始终扎根于顿河地区,从人民中来,写人民的故事,为人民发声。他的文学成就使他成为苏联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象征。
作者其他作品
- 《静静的顿河》
- 《被开垦的处女地》
- 《顿河故事集》
- 《青年近卫军》(编辑合作)
读书笔记
1. 初读《一个人的遭遇》,我被那份平静下的力量震撼。 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却在朴素的叙述中展示出人类最真实的痛苦与尊严。索科洛夫没有抱怨命运,而是用沉默与坚强回应世界。
2. 对一个初读者而言,这部作品最打动人的是它的真诚。 没有高声的口号,没有悲情的煽动,只有一个人用生命讲述的故事。那种“无声的英雄主义”,让人久久难忘。
3. 我最喜欢的一幕,是索科洛夫收养那个孤儿的片段。 当他抱起那个孩子的瞬间,整个世界似乎都安静了。那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种“人性复苏”的象征——在废墟中重新学会爱。
4. 肖洛霍夫的语言平实得近乎冷淡,但正因如此,情感更真。 他不需要渲染,只需描述现实本身——那种冷静的叙述反而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悲伤的重量。
5. 对我来说,这本书让我重新理解“命运”这个词。 原来命运不是注定的悲剧,而是人面对苦难时选择不放弃的过程。索科洛夫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可以被打碎,但不能被打倒。
总结: 《一个人的遭遇》是一本让人沉默的书。它不让人热血,却让人流泪;不教人如何胜利,却教人如何做人。它是一场灵魂的洗礼,让人重新相信生命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