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基本信息

| 书名 | 自控力 |
| 作者 | 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 McGonigal) |
| 类别 | 心理学 / 行为科学 / 自我管理 |
| 出版社 | 文化发展出版社(常见中译版) |
| 出版时间 | 中译版出版时间各版本不同,如2012年版 |
| ISBN | 版本不同,如9787807680793(示例) |
| 电子书格式 | PDF|ePub|mobi|azw3 |
| 资源下载方式 | 百度网盘下载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定价 | 约 49.00 元(以实际版本为准) |
—
《自控力》内容介绍
《自控力》是一部将心理学实验与日常行为习惯紧密结合的实用型作品。凯利·麦格尼格尔以斯坦福大学的“意志力课程”为基础,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解释了自控力的本质,并揭示了人们为何常常会在压力、情绪或欲望面前失去控制。本书帮助读者理解自控力既不是天生能力,也并非意志力的简单较量,而是可以被训练、强化、塑造的心理技能。
作者提出,自控力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我想要”(目标动机)、“我不要”(抑制冲动)、“我应该”(内在价值引导),这三种力量共同影响我们每天的选择。从拒绝垃圾食品到坚持学习、从存钱到运动,每一个小行为背后,都有清晰的心理机制。她强调,只要学会管理注意力、情绪与能量,人们就能显著提升自控表现。
本书还深入解释了压力、疲劳、焦虑等情绪如何削弱自控力,并指出人们常误以为“意志力越强越好”,而实际上自控力与自我关怀、适度放松和善待自己密切相关。当一个人用“自责型思维”控制自己时,反而容易反向失控;但当一个人懂得重建动机与自我接纳时,自控表现会更稳定。
书中列举了大量简单但极有效的练习,例如呼吸训练、延迟反应练习、注意力觉察训练、诱惑情境预演等。这些方法不需要额外工具,不受场景限制,任何人在生活中都可以马上使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不断找到与自身行为相匹配的解释与解决方法。
作为一部既有科学证据又具有实用性的心理学读物,《自控力》不仅让读者理解自控背后的真实逻辑,还教会人们如何在最容易失败的时刻保护自己、保持清醒,并一步步培养稳定持久的行为力量。它是现代人管理生活、戒除拖延、提升意志力的高效工具书。
—
《自控力》目录
- 理解什么是“意志力”
- 为什么我们会失去控制
- 训练大脑:提高自控力的基础方法
- 压力如何破坏自控力
- 情绪与冲动:被欲望绑架的心理机制
- 拖延、上瘾与“奖励系统”陷阱
- 自我关怀与自我控制的关系
- 意志力消耗的科学解释
- 如何建立长期自控力习惯
- 让自控成为一种持久能力
—
金句20条
- “自控力不是限制自己,而是让自己更自由。”
- “意志力最强的时候,是你清楚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行动。”
- “失败不是软弱,而是提醒你需要新的方法。”
- “压力让我们更容易做出最不想做的选择。”
- “让你分心的不是诱惑,而是你忘了目标。”
- “自律的第一步,是停止自我批评。”
- “你越在乎未来的自己,就越能控制现在的自己。”
- “真正的意志力来自清醒,而不是僵硬地坚持。”
- “当你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诱惑,自控力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 “自控是一种技能,不是一种品质。”
- “给予自己宽容,往往比指责更能让你走得远。”
- “目标越具体,自控越容易。”
- “每一次延迟反应,都是意志力的胜利。”
- “我们往往不是输给诱惑,而是输给疲惫。”
- “自控力需要休息,就像肌肉一样。”
- “行动比想法更能改变大脑。”
- “当你把失败当成信息,自控力就变强了。”
- “自我意识是自控的真正起点。”
- “改变习惯不是打败自己,而是重塑自己。”
- “坚强不是不动摇,而是重新站起来的次数更多。”
—
适合人群
- 想提升自律、自控力,改善生活习惯的读者
- 长期受拖延困扰的人群
- 希望管理情绪、减少冲动消费或上瘾行为的人
- 职场人士、学生、创业者、管理者等需要长时间专注的群体
- 对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感兴趣的读者
—
凯利·麦格尼格尔介绍
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 McGonigal)是斯坦福大学的健康心理学家,也是全球知名的行为科学教育者。她长期从事意志力、压力管理、自我改变等领域的研究,并通过开放式课程与大众讲座让复杂的心理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作为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她的课程《意志力科学》不仅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还通过大量实用练习帮助人们建立更持久、更健康的行为模式。她的教学风格温暖、鼓励、务实,强调从理解自己开始,进而改变自己。
麦格尼格尔的研究特别关注“人类为什么难以坚持好习惯”这一主题,她认为自控失败不是意志弱,而是心理机制未被正确理解。她将神经科学、行为科学与心理实验结合,让自控力的训练具备可靠性与可操作性。
她的理念强调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指出对自己更友善的人更容易做到自律。她认为“自控不是压制本能,而是理解本能并重写习惯回路”。这样的观点让她的作品具有高度实用价值。
除了学术研究,她还在TED、Google Talk 等平台做过大量公开演讲,影响数以百万计的听众,让她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传播者之一。
—
作者其他作品
- 《压力的力量》
- 《运动改造大脑》
- 《自我治愈》
- 《科学的自愈力》
—
读书笔记
作为第一次学习“自控力科学”的读者,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原来我们常把自控失败归咎于性格,但其实失败是大脑的机制在起作用,而不是我们的道德败坏。这让我对自己宽容了许多,也更愿意学习真正有效的方法。
书中关于“注意力”与“觉察力”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当我开始练习有意识地观察诱惑的出现,而不是被它拉走时,我突然意识到——很多冲动其实只是一阵短暂的情绪波动。学会觉察,让我比过去更能稳住自己。
“休息也是自控力的一部分”的观点改变了我的观念。以前总以为越努力越自律,但现在知道:疲惫会让大脑做出最糟糕的选择。于是我开始调整睡眠、饮食和情绪,发现自控力真的提升了不少。
我也开始理解自控力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当目标不清晰时,我更容易被诱惑击败;当我把目标写下来、分解、落实,我的行为变得坚定许多。这让我意识到:自控不是硬撑,而是让方向足够明确。
总而言之,《自控力》带给我最大的改变,是让我学会“理解自己而不是责备自己”。从理解机制到运用技巧,我开始找到改变习惯的切入点,也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了。
—
相关电子书推荐
- 《习惯的力量》 — 查尔斯·杜希格
- 《深度工作》 — 卡尔·纽波特
- 《拖延心理学》 — 简·布克
- 《原子习惯》 — 詹姆斯·克利尔
- 《掌控习惯》 — 盖瑞·凯勒
